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1.2 全装配式RC楼盖的概述 | 第12-17页 |
1.2.1 全装配式RC楼盖的起源与发展 | 第12-14页 |
1.2.2 预制RC楼盖的分类与特点 | 第14-15页 |
1.2.3 机械连接件的分类与特点 | 第15-16页 |
1.2.4 灾后预制RC楼盖的破坏与分析 | 第16-17页 |
1.3 预制RC楼盖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7-22页 |
1.3.1 预制RC楼盖在国外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17-20页 |
1.3.2 预制RC楼盖在国内的应用与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二章 全装配式RC楼盖板缝节点连接数值分析方法 | 第24-44页 |
2.1 试验简介 | 第24-25页 |
2.1.1 试件设计 | 第24-25页 |
2.1.2 加载方案 | 第25页 |
2.2 ABAQUS分析程序介绍 | 第25-26页 |
2.3 板缝节点连接实体建模方法 | 第26-37页 |
2.3.1 模型的建立 | 第26页 |
2.3.2 材料属性 | 第26-28页 |
2.3.3 单元选取与网格划分 | 第28-29页 |
2.3.4 约束条件与加载 | 第29页 |
2.3.5 模拟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 第29-31页 |
2.3.6 拉剪复合荷载作用下HPC的数值模拟分析 | 第31-37页 |
2.4 板缝节点连接2D离散化连接元的开发 | 第37-41页 |
2.4.1 2D离散化连接元的组成 | 第38-39页 |
2.4.2 单元属性定义、网格划分及加载 | 第39页 |
2.4.3 线性剪切弹簧刚度的计算 | 第39-40页 |
2.4.4 线性压缩弹簧的刚度和连接元强度的计算 | 第40页 |
2.4.5 2D离散化连接元数值模拟与试验结果的对比 | 第40-4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41-44页 |
第三章 全装配式RC楼盖平面内受力数值模拟分析 | 第44-50页 |
3.1 试验简介 | 第44-46页 |
3.1.1 试件设计 | 第44-46页 |
3.1.2 加载方案 | 第46页 |
3.2 楼盖有限元模型模拟方法 | 第46-47页 |
3.2.1 模型的建立 | 第46-47页 |
3.2.2 网格划分、约束条件及加载 | 第47页 |
3.3 楼盖模型数值模拟分析与试验的对比 | 第47-4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四章 全装配式RC楼盖建筑结构动力行为分析 | 第50-62页 |
4.1 全装配式RC楼盖建筑结构的动力特性分析 | 第50-53页 |
4.1.1 整体建筑结构的模态 | 第51-52页 |
4.1.2 整体建筑结构的周期 | 第52-53页 |
4.2 全装配式RC楼盖建筑结构的弹性时程分析 | 第53-59页 |
4.2.1 建筑结构抗侧力构件位移分析 | 第53-57页 |
4.2.2 建筑结构的基底剪力分析 | 第57-58页 |
4.2.3 建筑结构的地震加速度分析 | 第58-5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2-64页 |
5.1 结论 | 第62-63页 |
5.2 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7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