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3.1 生态平台 | 第14-16页 |
1.3.2 利益分配 | 第16-18页 |
1.3.3 网络分析法 | 第18-21页 |
1.3.4 研究述评 | 第21-2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2-24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技术路线 | 第23-24页 |
第2章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相关概念及运营模式分析 | 第24-32页 |
2.1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内涵与目标 | 第24-25页 |
2.1.1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内涵 | 第24-25页 |
2.1.2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目标 | 第25页 |
2.2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特点 | 第25-27页 |
2.3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的运营模式分析 | 第27-31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3章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渠道分析及利益计算模型 | 第32-41页 |
3.1 各产业链上主体间合作模式分析 | 第32-35页 |
3.2 利益渠道分析 | 第35-37页 |
3.3 利益计算模型 | 第37-40页 |
3.3.1 车货信息服务收益 | 第38页 |
3.3.2 卡车后市场服务收益 | 第38页 |
3.3.3 金融服务收益 | 第38-39页 |
3.3.4 大数据服务收益 | 第39-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生态型物流信息平台利益分配机制 | 第41-51页 |
4.1 利益分配的原则 | 第41页 |
4.2 利益分配影响因素分析 | 第41-42页 |
4.3 利益分配模型 | 第42-50页 |
4.3.1 利益分配模型构建思路 | 第42-43页 |
4.3.2 比例分配法 | 第43页 |
4.3.3 Shapely-ANP法 | 第43-49页 |
4.3.4 考虑创新激励的Shapely-ANP法修正 | 第49-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5章 以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为例的实证研究 | 第51-64页 |
5.1 案例背景 | 第51页 |
5.2 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利益渠道分析 | 第51-53页 |
5.3 交点智慧物流生态平台利益计算及分配 | 第53-62页 |
5.4 各利益分配方案对比分析 | 第62-64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4-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一 | 第73-82页 |
附录二 | 第82-86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