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无机化学工业论文--工业气体论文--氢气论文

生物油炭浆蒸汽催化气化制氢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1-31页
    1.1 前言第11-12页
    1.2 生物质制氢技术第12-13页
    1.3 生物质气化技术第13-22页
        1.3.1 生物质气化原理第13-15页
        1.3.2 气化工艺分类第15-18页
        1.3.3 影响气化过程的工艺条件第18-22页
    1.4 生物油炭浆气化制氢研究现状第22-24页
        1.4.1 生物油炭浆的制备及理化特性研究第22-23页
        1.4.2 生物油炭浆的气化特性研究第23-24页
    1.5 钙钛矿氧化物在热催化制氢领域的研究现状第24-27页
    1.6 AspenPlus模拟软件在生物质气化领域的应用第27-29页
    1.7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29-31页
        1.7.1 研究内容第29-30页
        1.7.2 本文创新点第30-31页
第2章 生物油炭浆气化制氢系统第31-43页
    2.1 引言第31页
    2.2 生物油炭浆气化制氢系统第31-35页
        2.2.1 气化炉结构参数第33页
        2.2.2 预热器结构参数第33-34页
        2.2.3 给料装置第34页
        2.2.4 气液分离器第34-35页
    2.3 固定床气化系统的调试第35-36页
    2.4 实验方法第36-38页
        2.4.1 实验原料和化学试剂第36-37页
        2.4.2 主要仪器第37页
        2.4.3 催化剂的制备第37-38页
        2.4.4 催化剂性能评价第38页
    2.5 表征方法第38-41页
        2.5.1 元素分析第38页
        2.5.2 工业分析第38-39页
        2.5.3 XRD分析第39页
        2.5.4 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第39-40页
        2.5.5 SEM第40页
        2.5.6 FTIR第40页
        2.5.7 TPR第40页
        2.5.8 TG第40页
        2.5.9 气体组分的的定性和定量第40-41页
    2.6 实验步骤第41页
    2.7 本章小结第41-43页
第3章 生物油蒸汽催化重整制氢研究第43-59页
    3.1 引言第43页
    3.2 实验部分第43-44页
        3.2.1 原料和药品第43-44页
        3.2.2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第44页
        3.2.3 反应装置第44页
        3.2.4 实验步骤第44页
        3.2.5 数据分析第44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44-57页
        3.3.1 催化剂表征第44-48页
        3.3.2 催化剂的筛选第48-51页
        3.3.3 商业催化剂与La_(0.8)K_(0.2)MnO_3钙钛矿型催化剂的活性对比第51-54页
        3.3.4 温度的影响第54-55页
        3.3.5 WCMR的影响第55-56页
        3.3.6 WbHSV的影响第56-57页
    3.4 本章小结第57-59页
第4章 La_(0.8)X_(0.2)FeO_3催化生物油炭浆蒸汽气化制氢研究第59-77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实验部分第60-61页
        4.2.1 原料和药品第60页
        4.2.2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第60-61页
        4.2.3 反应装置第61页
        4.2.4 实验步骤第61页
        4.2.5 数据分析第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5页
        4.3.1 催化剂表征第61-66页
        4.3.2 催化剂的筛选第66-70页
        4.3.3 温度的影响第70-72页
        4.3.4 WCMR的影响第72-74页
        4.3.5 W_bHSV的影响第74-75页
    4.4 本章小结第75-77页
第5章 LaCo_(1-x)Cu_xO_3催化生物油炭浆蒸汽气化制氢研究第77-95页
    5.1 引言第77页
    5.2 实验部分第77-78页
        5.2.1 原料和药品第77-78页
        5.2.2 催化剂的制备和表征第78页
        5.2.3 反应装置第78页
        5.2.4 实验步骤第78页
        5.2.5 数据分析第78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78-93页
        5.3.1 催化剂表征第78-83页
        5.3.2 催化剂的筛选第83-84页
        5.3.3 LaCo_(0.9)Cu_(0.1)O_3的稳定性和可再生性研究第84-88页
        5.3.4 温度的影响第88-90页
        5.3.5 WCMR的影响第90-91页
        5.3.6 W_bHSV的影响第91-93页
    5.4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6章 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氢的Aspen模拟分析研究第95-105页
    6.1 生物质双流化床气化制氢工艺第95-96页
    6.2 模型的建立第96-98页
        6.2.1 物性方法第97页
        6.2.2 反应模块第97-98页
        6.2.3 DFB气化制氢工艺Aspen模拟第98页
    6.3 结果与讨论第98-103页
        6.3.1 模型的验证第98-99页
        6.3.2 物料平衡计算第99-102页
        6.3.3 能量平衡计算第102-103页
    6.4 本章小结第103-105页
第7章 结论与展望第105-109页
    7.1 结论第105-106页
    7.2 展望第106-109页
参考文献第109-123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123-125页
致谢第125-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钴基氧化物介孔纳米管的自模板法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过渡金属催化不对称脱羧Mannich反应及脱羧环加成反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