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化学工业论文--第Ⅳ族非金属元素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碳及其无机化合物论文

功能化氧化石墨烯作为药物基因载体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1.1 肿瘤及治疗方法第9-10页
        1.1.1 传统癌症治疗方法:手术、化疗、放疗第9-10页
        1.1.2 肿瘤治疗新方法第10页
    1.2 石墨烯及氧化石墨烯第10-18页
        1.2.1 氧化石墨的制备方法第11-13页
        1.2.2 氧化石墨烯的结构第13-15页
        1.2.3 氧化石墨烯的修饰第15-17页
        1.2.4 氧化石墨烯在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第17-18页
    1.3 本课题选课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8-21页
第二章 氧化石墨烯及GO-PEG的制备表征第21-35页
    2.1 引言第21-22页
    2.2 实验部分第22-24页
        2.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22-23页
        2.2.2 实验主要仪器第23页
        2.2.3 GO的制备第23-24页
        2.2.4 GO-PEG的制备第24页
    2.3 GO与GO-PEG的测试与表征第24-25页
    2.4 肿瘤细胞培养及材料生物安全性测试第25-26页
        2.4.1 肿瘤细胞的培养第25页
        2.4.2 材料生物安全性测试第25-26页
    2.5 结果与讨论第26-34页
        2.5.1 GO粒径电位表征第26-27页
        2.5.2 GO的表面形貌第27页
        2.5.3 GO紫外-可见分光光谱表征第27-28页
        2.5.4 GO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第28-29页
        2.5.5 GO拉曼光谱测试结果第29页
        2.5.6 GO的XRD曲线第29-30页
        2.5.7 GO-PEG粒径电位测试结果第30-31页
        2.5.8 GO-PEG的表面形态第31页
        2.5.9 GO-PEG紫外-可见吸光光谱表征第31-32页
        2.5.10 GO-PEG红外吸收光谱测试结果第32页
        2.5.11 GO-PEG拉曼光谱测试结果第32-33页
        2.5.12 GO与GO-PEG的生物安全性分析第33-34页
    2.6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三章 材料GO-PEG-FA制备及作为药物载体研究第35-49页
    3.1 引言第35-36页
    3.2 实验部分第36-38页
        3.2.1 实验试剂与原料第36-37页
        3.2.2 实验仪器第37页
        3.2.3 GO-PEG-FA的制备第37-38页
    3.3 GO-PEG-FA的表征第38页
    3.4 材料GO-PEG-FA安全性测试第38页
        3.4.1 肿瘤细胞的培养第38页
        3.4.2 材料安全性测试第38页
    3.5 材料GO-PEG-FA载药及药物释放实验第38-40页
        3.5.1 载药实验第39-40页
        3.5.2 不同PH值下药物的释放第40页
    3.6 材料靶向肿瘤细胞摄取第40-41页
    3.7 材料载药后肿瘤细胞抑制研究第41页
    3.8 结果与讨论第41-46页
        3.8.1 材料GO-PEG及GO-PEG-FA表征结果第41-43页
        3.8.2 GO-PEG与GO-PEG-FA生物安全性第43页
        3.8.3 GO-PEG-FA载药率及GO-PEG-FA/DOX不同PH下药物缓释率第43-45页
        3.8.4 GO-PEG-FA、GO-PEG-FA/DOX靶向实验结果第45-46页
        3.8.5 GO-PEG-FA/DOX肿瘤细胞抑制效应第46页
    3.9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四章 材料PEG-GO-PEI-FA制备及作为基因和药物载体研究第49-67页
    4.1 引言第49-50页
    4.2 实验部分第50-53页
        4.2.1 实验所用试剂与原料第50-51页
        4.2.2 实验所用仪器第51-52页
        4.2.3 PEG-GO-PEI-FA的制备第52页
        4.2.4 PEG-GO-PEI-FA基因和药物负载实验第52-53页
    4.3 PEG-GO-PEI-FA表征测试第53页
    4.4 材料生物安全性测试第53-54页
        4.4.1 肿瘤细胞的培养第53页
        4.4.2 材料生物安全性测试第53-54页
    4.5 材料载siRNA验证及载药率和药物释放率测试第54-55页
        4.5.1 材料载siRNA实验第54页
        4.5.2 材料载药率和药物释放率测试第54-55页
    4.6 材料靶向肿瘤细胞摄取测试第55-56页
    4.7 材料溶酶体逃逸实验第56页
    4.8 肿瘤抑制效应测试第56-57页
    4.9 结果与讨论第57-66页
        4.9.1 材料表征结果第57-59页
        4.9.2 材料生物安全性第59-60页
        4.9.3 材料负载siRNA结果第60-61页
        4.9.4 材料不同PH下药物的释放率第61-62页
        4.9.5 靶向细胞摄取结果第62-63页
        4.9.6 溶酶体测试结果第63-65页
        4.9.7 材料载药和siRNA后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效应第65-66页
    4.10 本章小结第66-67页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第67-69页
    结论第67-68页
    展望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散发型甲状腺髓样癌颈部淋巴结转移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下一篇:DCE-MRI和CT放射组学评估分子靶向药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