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路传输设备管理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7-9页 |
| ·引言 | 第7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7-8页 |
| ·研究内容和本文所做工作 | 第8页 |
|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8-9页 |
| 第二章 相关技术介绍 | 第9-21页 |
| ·网络管理原理 | 第9-14页 |
| ·网络原理发展状况 | 第9-10页 |
| ·网络管理的功能域 | 第10-11页 |
| ·网络管理的管理模型 | 第11-13页 |
| ·网络管理的体系结构 | 第13-14页 |
| ·SNMP协议概要 | 第14-19页 |
| ·管理模型 | 第15-16页 |
| ·管理信息库 | 第16页 |
| ·协议数据单元 | 第16-18页 |
| ·管理信息结构 | 第18-19页 |
| ·链路设备管理技术现状 | 第19-20页 |
| ·本章小结 | 第20-21页 |
| 第三章 链路设备管理总体设计 | 第21-31页 |
| ·管理系统组织结构 | 第21页 |
| ·管理信息网组成 | 第21-23页 |
| ·链路设备管理要求 | 第23-24页 |
| ·链路设备管理模式 | 第24-25页 |
| ·管理信息树构造 | 第25-26页 |
| ·管理信息库结构 | 第26-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 第四章 链路设备管理协议设计 | 第31-43页 |
| ·设计基本原则 | 第31页 |
| ·管理通道 | 第31-33页 |
| ·帧格式定义 | 第33-34页 |
| ·信息帧处理机制 | 第34-35页 |
| ·设备参数处理机制 | 第35-36页 |
| ·主动汇报处理机制 | 第36-37页 |
| ·节点管理中心查询和设置 | 第37页 |
| ·节点管理中心对设备的通用管理协议 | 第37-39页 |
| ·节点管理中心对设备的专用管理协议 | 第39-41页 |
| ·链路设备的"设备工作状态"编码 | 第41-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五章 链路设备管理技术实现 | 第43-61页 |
| ·设计方案 | 第43-45页 |
| ·系统组成模块功能 | 第43-44页 |
| ·LEMP通信机组成与接口要求 | 第44页 |
| ·链路组成与状态变化上报条件 | 第44-45页 |
| ·开发环境 | 第45页 |
| ·主要操作流程 | 第45-50页 |
| ·外部调用处理流程 | 第45-46页 |
| ·总线数据处理流程 | 第46页 |
| ·协议转换处理流程 | 第46-48页 |
| ·综合分析处理流程 | 第48-49页 |
| ·设置查询处理过程 | 第49-50页 |
| ·外部接口设计 | 第50-52页 |
| ·与框架模块接口 | 第50页 |
| ·与通用MA模块接口 | 第50-51页 |
| ·与设备管理模块接口 | 第51页 |
| ·与拓扑搜索模块接口 | 第51-52页 |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 ·功能测试与验证 | 第53-58页 |
| ·系统运行 | 第54-55页 |
| ·链路管理 | 第55-56页 |
| ·设备管理 | 第56-58页 |
| ·试验结果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 致谢 | 第63-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