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书学思想研究
引 论 | 第6-9页 |
第一章 王澍其人其书 | 第9-16页 |
一、 王澍一生事略 | 第9-13页 |
1 著述 | 第9-11页 |
2 交游 | 第11-13页 |
二、 王澍书艺概述 | 第13-16页 |
第二章 王澍有关篆隶书体的认识 | 第16-27页 |
一、 清前期篆隶复古的社会根源 | 第16-18页 |
1 学术思想的变迁 | 第16页 |
2 理学的再兴 | 第16-18页 |
二、 王澍对篆书的认识 | 第18-22页 |
1 用硬毫以求瘦劲 | 第19-20页 |
2 篆书三要 | 第20-22页 |
三、 王澍对隶书的认识 | 第22-27页 |
1 力倡汉隶 | 第22-23页 |
2 方劲古拙、斩钉截铁的趣尚 | 第23-27页 |
第三章 有关唐楷及褚遂良在书法史上地位的认识 | 第27-37页 |
一、 唐楷源于篆隶 | 第27-29页 |
二、 褚遂良在书法史上的地位 | 第29-37页 |
1 褚书陶铸有唐一代 | 第29-30页 |
2 褚书影响宋四家 | 第30-31页 |
3 褚书源于汉隶 | 第31-37页 |
第四章 王澍有关临古的思想(上) | 第37-49页 |
一、 规矩为本,熟后生变的遗貌取神说 | 第37-40页 |
二、 以浓墨求气韵浮动的用墨追求 | 第40-42页 |
三、 人品与书品 | 第42-44页 |
四、 不墨守规矩无以致神明的草书观 | 第44-45页 |
五、 王澍心中矛盾的书统 | 第45-49页 |
第五章 王澍有关临古的思想(下) | 第49-58页 |
一、 王澍有关《兰亭》研究 | 第49-52页 |
1 《兰亭》的传本 | 第49-51页 |
2 《兰亭》传本的比较 | 第51-52页 |
二、 王澍有关《圣教序》的研究 | 第52-55页 |
1 有关所收宋本《圣教序》的拓本情况 | 第54页 |
2 《圣教序》的集字来源 | 第54-55页 |
3 为怀仁、于志宁“平反” | 第55页 |
三、 《圣教序》与《兰亭序》的比较 | 第55-58页 |
第六章 《古今法帖考》与《淳化秘阁法帖考正》研究 | 第58-69页 |
一、 王澍有关古今法帖的分类 | 第59-60页 |
二、 对《阁帖》帖目的考证 | 第60-63页 |
1 朝代问题 | 第61页 |
2 官职问题 | 第61-62页 |
3 姓名问题 | 第62-63页 |
三、 对《阁帖》的释文考证 | 第63-64页 |
四、 《阁帖》所收法书真伪的考证 | 第64-69页 |
1 以史传正伪误,以笔迹辨伪托 | 第64-65页 |
2 伪书产生的原因 | 第65-66页 |
3 辨王羲之法书真伪的原则 | 第66-69页 |
余 论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中文摘要 | 第72-74页 |
英文摘要 | 第74页 |
附 录 | 第77-86页 |
1 《淳化秘阁法帖考正》所考《阁帖》各卷细目表 | 第77-83页 |
2 图版 | 第83-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