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一、导论 | 第10-16页 |
(一)选题背景、意义 | 第10-11页 |
1.选题背景 | 第10-11页 |
2.研究意义 | 第11页 |
(二)文献综述 | 第11-14页 |
1.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2.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页 |
3.研究述评 | 第14页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1.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2.创新之处 | 第15页 |
(四)论文框架结构 | 第15-16页 |
二、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第16-18页 |
1.“走出去”企业 | 第16页 |
2.税收服务 | 第16-17页 |
3.“中蒙俄经济走廊” | 第17-18页 |
(二)理论基础 | 第18-20页 |
1.投资发展路径理论 | 第18页 |
2.新公共服务理论 | 第18-20页 |
三、“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概述 | 第20-23页 |
(一)“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的历史沿革 | 第20页 |
(二)“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的有关政策 | 第20-21页 |
(三)“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的主要内容 | 第21-23页 |
1.签订税收协定 | 第21页 |
2.印发国别税收投资指南 | 第21-22页 |
3.制定“走出去”税收指引 | 第22页 |
4.落实境外税收抵免政策 | 第22页 |
5.加强税收合作形成广泛国际共识 | 第22-23页 |
四、内蒙古自治区“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现状 | 第23-32页 |
(一)内蒙古自治区赴俄罗斯、蒙古国投资企业现状 | 第23-27页 |
1.境外宏观经济环境现状 | 第23-24页 |
2.境外税收治理现状 | 第24-25页 |
3.境外营商环境现状 | 第25页 |
4.赴蒙、俄投资企业现状 | 第25-27页 |
(二)内蒙古“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主要内容 | 第27-32页 |
1.“走出去”企业境内涉税服务举措 | 第27-29页 |
2.“走出去”企业境外涉税风险提示服务举措 | 第29-30页 |
3.“走出去”企业申报义务提示类服务 | 第30-32页 |
五、内蒙古“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2-40页 |
(一)服务主体单一,“公民”参与不足 | 第32-33页 |
1.税务部门相关组织机构薄弱,缺乏专业化管理人才 | 第32页 |
2.服务对象、第三方机构参与度不足 | 第32-33页 |
(二)服务理念有待转变,需更加关注公共利益 | 第33-34页 |
1.对公共利益的重视程度不够 | 第33页 |
2.对公民权和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体现不足 | 第33-34页 |
(三)税企信任度有待提升,真实信息获取困难问题严重 | 第34-35页 |
1.对“走出去”企业缺乏有力的税收管理服务支持 | 第34页 |
2.开展跨境税收服务与管理合作有待进步 | 第34页 |
3.获取境外投资信息的法律依据不健全 | 第34-35页 |
4.部门间信息交换机制不健全 | 第35页 |
(四)支持贸易结构改善的税收优惠政策不足 | 第35-36页 |
1.边境贸易受到冲击需要转型 | 第35页 |
2.针对口岸经济开发区的税收优惠政策仍需研究 | 第35-36页 |
(五)与毗邻国家税务部门沟通不足 | 第36-37页 |
1.情报交换能力有待提升 | 第36页 |
2.境外税收风险复杂需要深入合作交流解决 | 第36页 |
3.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向外延伸能力尚需提升 | 第36-37页 |
(六)税收营商环境有待优化,综合税负相对较高 | 第37-38页 |
1.政策宣传和指导有待加强 | 第37页 |
2.综合税负相对较高 | 第37-38页 |
3.税收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充分 | 第38页 |
(七)问题原因分析 | 第38-40页 |
1.税企间公共信任度不高 | 第38页 |
2.政府部门定位依然是管理者 | 第38-39页 |
3.境外税收环境相对复杂 | 第39页 |
4.我国境外税收管理服务尚不成熟 | 第39-40页 |
六、提高赴俄蒙“走出去”企业税收服务水平的建议 | 第40-45页 |
(一)进一步优化税收服务,改善税收营商环境 | 第40-41页 |
1.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税收环境 | 第40页 |
2.帮助“走出去”企业提升纳税信用等级 | 第40页 |
3.加强税收政策宣传辅导 | 第40-41页 |
4.设立对蒙、对俄国别税收信息研究室 | 第41页 |
(二)规范涉外税收管理,帮助企业防范境外投资风险 | 第41-42页 |
1.健全境外投资申报制度 | 第41页 |
2.规范跨境税务部门合作交流机制 | 第41-42页 |
3.做好国际税收人才保障 | 第42页 |
(三)加强中蒙俄国际税收合作 | 第42-43页 |
1.建立与毗邻国家信息共享机制 | 第42页 |
2.加强与毗邻国家税务合作交流 | 第42-43页 |
(四)积极争取税收政策,支持经济合作向高质量发展 | 第43-45页 |
1.争取高新科技产业税收优惠政策 | 第43页 |
2.争取支持口岸地区开发开放税收政策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