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5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4页 |
1.2 机载LiDAR技术的发展现状 | 第14-18页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18-22页 |
1.3.1 机载LiDAR点云数据与遥感影像配准处理的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1.3.2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结合遥感影像分类现状 | 第20-21页 |
1.3.3 机载LiDAR数据并行处理现状 | 第21-22页 |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 第22-25页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3页 |
1.4.2 技术方案 | 第23-25页 |
第二章 LiDAR点云数据的组织与滤波 | 第25-55页 |
2.1 机载LiDAR点云数据的组织 | 第25-29页 |
2.1.1 二维分块索引 | 第25-27页 |
2.1.2 KD树索引 | 第27-28页 |
2.1.3 四叉树索引 | 第28-29页 |
2.2 改进的四叉树索引 | 第29-34页 |
2.3 LiDAR点云数据滤波算法分析 | 第34-41页 |
2.3.1 影响LiDAR点云数据滤波的主要因素 | 第34-37页 |
2.3.2 现有滤波算法 | 第37-41页 |
2.4 切面多特征山地滤波算法 | 第41-48页 |
2.4.1 LiDAR点云数据的切面分析 | 第42-43页 |
2.4.2 LiDAR点云的特性分析 | 第43-46页 |
2.4.3 切面多特征山地滤波算法流程 | 第46-48页 |
2.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8-54页 |
2.5.1 改进四叉树效率分析实验 | 第48-50页 |
2.5.2 切面多特征山地滤波实验 | 第50-5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三章 机载LiDAR与航空影像配准 | 第55-85页 |
3.1 概述 | 第55-57页 |
3.2 机载LIDAR系统航空影像外方位元素的获取 | 第57-62页 |
3.2.1 POS系统原理 | 第57-61页 |
3.2.2 航空影像外方位元素误差分析与处理 | 第61-62页 |
3.3 基于安置角检校的航空影像和LiDAR点云的配准 | 第62-72页 |
3.3.1 安置角对于航空影像外方位元素精度的影响 | 第62-64页 |
3.3.2 基于LiDAR数据约束的多基线前方交会 | 第64-66页 |
3.3.3 基于安置角配准算法推导 | 第66-72页 |
3.4 实验与分析 | 第72-8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第四章 机载LiDAR点云与航空影像的融合分类 | 第85-115页 |
4.1 概述 | 第85-87页 |
4.2 遥感影像分类理论与技术 | 第87-91页 |
4.3 基于半监督多层次多特征的影像与LiDAR数据融合分类 | 第91-107页 |
4.3.1 机载LiDAR点云数据处理 | 第91-95页 |
4.3.2 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处理 | 第95-103页 |
4.3.3 基于半监督多层次多特征融合分类 | 第103-107页 |
4.4 实验与分析 | 第107-11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五章 机载LiDAR数据的并行处理 | 第115-131页 |
5.1 概述 | 第115-116页 |
5.2 遥感数据并行处理现状 | 第116-118页 |
5.3 集群系统 | 第118-119页 |
5.4 基于异构集群的LiDAR数据处理方法 | 第119-126页 |
5.4.1 LiDAR数据并行处理平台 | 第119-120页 |
5.4.2 LiDAR数据并行处理系统设计 | 第120-122页 |
5.4.3 LiDAR数据处理中间件详细设计 | 第122-124页 |
5.4.4 任务分配与负载均衡 | 第124-126页 |
5.5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126-13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30-131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1-135页 |
6.1 本文主要创新与贡献 | 第131-13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33-135页 |
参考文献 | 第135-14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情况和发表论文 | 第142-145页 |
1、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 第142页 |
2、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42-144页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情况 | 第144-145页 |
致谢 | 第145-1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