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诊断学论文--影像诊断学论文--核磁共振成像论文

正常人小脑蚓部亚区的静息态功能连接研究

中文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10页
符号说明第13-14页
前言第14-16页
    研究背景和现状第14-15页
    研究目的第15-16页
一、正常人小脑蚓部亚区静息态功能连接的侧别差异研究第16-46页
    1.1 对象和方法第16-21页
        1.1.1 研究对象第16页
        1.1.2 实验设计第16页
        1.1.3 成像设备和成像参数第16-17页
        1.1.4 实验过程第17页
        1.1.5 数据分析第17-21页
    1.2 结果第21-43页
        1.2.1 临床资料第21页
        1.2.2 女性小脑蚓部各亚区功能连接的侧别差异第21-32页
        1.2.3 男性小脑蚓部各亚区功能连接的侧别差异第32-43页
    1.3 讨论第43-45页
        1.3.1 小脑蚓部的解剖第43页
        1.3.2 静息态功能连接第43-44页
        1.3.3 重叠率及叠加图第44-45页
    1.4 小结第45-46页
二、正常人小脑蚓部亚区静息态功能连接的性别差异研究第46-76页
    2.1 对象和方法第46页
        2.1.1 研究对象第46页
        2.1.2 实验设计、成像设备、成像参数和实验过程第46页
        2.1.3 fMRI数据预处理第46页
        2.1.4 感兴趣区的选择和功能连接分析方法第46页
        2.1.5 统计分析第46页
    2.2 结果第46-65页
        2.2.1 小脑蚓部亚区功能连接模式的总体观察第46-48页
        2.2.2 小脑蚓部各亚区功能连接模式及其性别差异第48-61页
        2.2.3 小脑蚓部亚区功能连接模式总结第61-65页
    2.3 讨论第65-74页
        2.3.1 脑的自发神经元活动第65-66页
        2.3.2 静息态功能网络第66-68页
        2.3.3 功能连接正、负相关的意义第68页
        2.3.4 小脑蚓部各亚区正相关的网络及脑区第68-72页
        2.3.5 累及小脑蚓部的神经精神疾病第72-73页
        2.3.6 小脑蚓部各亚区负相关的功能网络第73-74页
        2.3.7 小脑蚓部功能连接模式的男、女差别第74页
    2.4 小结第74-76页
全文结论第76-77页
论文创新点第77页
研究不足和进一步研究方向第77-78页
参考文献第78-98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98-99页
综述第99-117页
    综述参考文献第107-117页
致谢第117-118页

论文共11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LSDP5在肝脏脂肪和脂滴代谢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下一篇:服务业离岸外包的影响因素、经济效应与中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