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9页 |
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2-30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22-23页 |
1.2 相关研究进展 | 第23-30页 |
1.2.1 火格局的空间变异 | 第23-24页 |
1.2.2 火格局的时间变异 | 第24-25页 |
1.2.3 火格局时空变异的影响因子 | 第25-27页 |
1.2.4 火势格局与其影响因子间的阈值关系 | 第27-30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思路及数据 | 第30-42页 |
2.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第30-32页 |
2.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2页 |
2.3 研究数据 | 第32-42页 |
第三章 火的空间格局及其机理 | 第42-61页 |
3.1 过火面积与火强度 | 第43-44页 |
3.2 火区组 | 第44-51页 |
3.2.1 划分方法 | 第44-45页 |
3.2.2 火区组 | 第45-51页 |
3.3 火空间变异的机理 | 第51-60页 |
3.3.1 植被类型与火区组的关系 | 第51-54页 |
3.3.2 自然人文因子对火区组的影响 | 第54-60页 |
3.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火格局的时间变异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 第61-86页 |
4.1 生态区系 | 第61-64页 |
4.2 时间序列 | 第64-69页 |
4.3 火活动的年间变异 | 第69-76页 |
4.4 过火面积的时间变异与ENSO间的关系 | 第76-77页 |
4.5 长期气候变化与火的关系:以加拿大40年变化为例 | 第77-85页 |
4.6 小结 | 第85-86页 |
第五章 火格局与其影响因子间的非连续关系 | 第86-108页 |
5.1 火信息的量化 | 第86-87页 |
5.2 阈值响应建模方法 | 第87-89页 |
5.2.1 随机森林 | 第87-88页 |
5.2.2 回归树 | 第88-89页 |
5.3 阈值响应结果 | 第89-107页 |
5.3.1 火密度格局 | 第89-92页 |
5.3.2 阈值分析 | 第92-98页 |
5.3.3 偏相关分析 | 第98-107页 |
5.4 小结 | 第107-108页 |
第六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第108-112页 |
6.1 结论 | 第108-110页 |
6.2 创新点 | 第110页 |
6.3 讨论 | 第110-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30页 |
攻读博士期间完成的SCI论文 | 第13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