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建筑材料论文--非金属材料论文--混凝土及混凝土制品论文

C55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优化设计与耐久性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5页
    1.1 项目背景和必要性第10-11页
        1.1.1 项目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必要性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第11-14页
        1.2.1 力学性能研究第11页
        1.2.2 抗冻性和耐久性分析第11-12页
        1.2.3 干缩和收缩第12-14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1.3.1 粗骨料指标分析及研究第14页
        1.3.2 C55 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第14页
        1.3.3 混凝土渗透性和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第14页
        1.3.4 混凝土干缩性能试验研究第14-15页
第二章 粗骨料技术指标分析第15-28页
    2.1 引言第15页
    2.2 粗骨料级配第15-17页
    2.3 粗骨料坚固性第17-18页
    2.4 粗骨料含泥量以及泥块含量第18-19页
    2.5 硫化物和硫酸盐含量第19-20页
    2.6 粗骨料压碎值和岩石强度第20-22页
    2.7 粗骨料种类第22-25页
    2.8 粗骨料针片状含量第25-27页
    2.9 本章小结第27-28页
第三章 试验原材料与试验方法第28-36页
    3.1 引言第28页
    3.2 原材料选择的原则第28-31页
        3.2.1 水泥第28-29页
        3.2.2 粗骨料第29-30页
        3.2.3 砂第30页
        3.2.4 外加剂第30-31页
        3.2.5 矿物掺合料第31页
    3.3 试验用原材料性能第31-35页
        3.3.1 水泥第31-32页
        3.3.2 粗骨料第32-33页
        3.3.3 砂第33-34页
        3.3.4 外加剂第34页
        3.3.5 粉煤灰第34页
        3.3.6 硅灰第34-35页
    3.4 试验方法第35页
        3.4.1 混凝土渗透性第35页
        3.4.2 混凝土抗冻性第35页
        3.4.3 干缩第35页
    3.5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C55 强度等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第36-56页
    4.1 引言第36页
    4.2 混凝土配制目标第36-38页
        4.2.1 工作性第36-37页
        4.2.2 力学性能第37页
        4.2.3 耐久性第37页
        4.2.4 混凝土体积稳定性第37-38页
    4.3 配合比设计第38-43页
        4.3.1 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配合比设计第38-40页
        4.3.2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第40-41页
        4.3.3 全计算法配合比设计第41-43页
    4.4 配合比调整和优化第43-47页
        4.4.1 减水剂的优选第43-44页
        4.4.2 水泥用量分析第44页
        4.4.3 胶凝材料体系分析第44-45页
        4.4.4 骨料体系分析第45-46页
        4.4.5 粗骨料种类分析第46-47页
    4.5 硬化混凝土力学性能第47-54页
        4.5.1 抗压强度第47-51页
        4.5.2 弹性模量第51-54页
    4.6 推荐基准混凝土配合比第54页
    4.7 本章小结第54-56页
第五章 C55 强度等级混凝土耐久性研究第56-66页
    5.1 引言第56页
    5.2 抗氯离子渗透性第56-59页
        5.2.1 试验方法第56-58页
        5.2.2 结果与分析第58-59页
    5.3 抗冻性第59-65页
        5.3.1 试验方法第59-62页
        5.3.2 试验配合比第62页
        5.3.3 抗冻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2-65页
    5.4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六章 C55 强度等级混凝土干缩性能研究第66-71页
    6.1 引言第66页
    6.2 试验方法与配合比第66-68页
        6.2.1 试验方法第66-67页
        6.2.2 试验配合比第67-68页
    6.3 试验结果与分析第68-70页
        6.3.1 水泥用量第68页
        6.3.2 胶凝材料体系第68-69页
        6.3.3 粗骨料种类第69-70页
    6.4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7.1 结论第71-72页
    7.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煤种条件下的锅炉炉膛设计技术的研究
下一篇:杭州太子湾公园与江洋畈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