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第9-10页 |
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10-11页 |
第二章 无线光通信系统以及调制方式 | 第11-24页 |
2.1 无线光通信简介 | 第11-12页 |
2.2 无线光通信中的脉冲位置调制 | 第12-16页 |
2.3 各种脉冲位置调制性能分析与比较 | 第16-23页 |
2.3.1 平均符号长度 | 第17页 |
2.3.2 平均发射功率需求分析 | 第17-18页 |
2.3.3 带宽需求比较 | 第18-20页 |
2.3.4 发射端所需峰值功率 | 第20页 |
2.3.5 信道容量 | 第20-22页 |
2.3.6 单位传信率 | 第22-23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DPPM 符号检测与纠错方法 | 第24-41页 |
3.1 DPPM 符号的传统检测方法简介 | 第24-29页 |
3.1.1 DPPM 符号的最大似然序列检测方法 | 第24-25页 |
3.1.2 DPPM 符号的软判决检测算法 | 第25-28页 |
3.1.3 算法对比 | 第28-29页 |
3.2 采用 Marker 码的 DPPM 检测与纠错方法 | 第29-31页 |
3.3 改进 DPPM 符号检测与纠错方法 | 第31-40页 |
3.3.1 系统架构 | 第31-32页 |
3.3.2 硬判决检测与纠错方法 | 第32-34页 |
3.3.3 软判决检测与纠错方法 | 第34-37页 |
3.3.4 仿真结果分析 | 第37-4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DPPM 系统中的 Marker 码设计方法研究 | 第41-52页 |
4.1 修改 Marker 码功率的传输方法 | 第41-45页 |
4.1.1 译码方案 | 第41-43页 |
4.1.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4.2 采用隐含 Marker 码的传输方法 | 第45-50页 |
4.2.1 译码方案 | 第45-47页 |
4.2.2 仿真结果分析 | 第47-50页 |
4.3 两种方案的比较 | 第50-5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第五章 DPPM 系统中的 Marker 码检测方法研究 | 第52-60页 |
5.1 Marker 码的改进检测方法 | 第52-55页 |
5.2 仿真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5.2.1 仿真结果 | 第55-57页 |
5.2.2 错误情况分析 | 第57-59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0-62页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第60页 |
6.2 研究工作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