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一类新图像纹理特征构建及其应用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目录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1页
    1.1 研究背景第8-9页
    1.2 应用现状第9页
    1.3 本文主要工作安排第9-11页
第二章 图像缓变及跳变性特征构建与分析第11-21页
    2.1 数字图像概述第11-15页
        2.1.1 图像概念第11页
        2.1.2 图像处理第11-12页
        2.1.3 数字图像的表示第12-14页
        2.1.4 形态学处理第14-15页
    2.2 纹理简介第15-16页
        2.2.1 纹理分析方法第16页
    2.3 灰度共生矩阵的定义第16-18页
    2.4 灰度共生矩阵的元素内涵分析第18页
    2.5 灰度共生矩阵的特征第18-21页
        2.5.1 灰度共生矩阵的典型特征参数第18-19页
        2.5.2 缓变性及跳变性的新特征构建第19-21页
第三章 基于新特征的超折射滤除及其他应用研究第21-37页
    3.1 超折射回波第21-24页
        3.1.1 反射率图和径向速度图第21-22页
        3.1.2 超折射回波与降水回波异同第22-24页
    3.2 天气雷达反射率图像的平缓/跳变性特征第24-28页
        3.2.1 天气雷达反射率图像区域灰度共生矩阵的建立第24页
        3.2.2 构建图像的跳变性特征和平缓度特征第24-26页
        3.2.3 特征的分类能力分析第26-28页
    3.3 超折射回波滤除第28-33页
        3.3.1 当前超折射回波算法简介第28-29页
        3.3.2 本文构建新特征的超折射滤除第29-31页
        3.3.3 实验测试第31-33页
        3.3.4 小结第33页
    3.4 其他应用研究第33-37页
        3.4.1 用于判断雾天能见度的可行性分析第33-34页
        3.4.2 椒盐噪声的评估第34-36页
        3.4.3 小结第36-37页
第四章 具有强缓变性的冰雹对象强度粗分类研究第37-50页
    4.1 强缓变性特征对于冰雹和短时强降雨的区别第37-38页
    4.2 大冰雹和小冰雹粗分类研究第38-40页
        4.2.1 冰雹分类第38页
        4.2.2 与冰雹探测相关的变量第38-40页
    4.3 主因子分析第40-45页
        4.3.1 主因子分析主要步骤第41-42页
        4.3.2 冰雹特征变量的主因子分析第42-44页
        4.3.3 三个主因子的散点图第44-45页
    4.4 支持向量机第45-49页
        4.4.1 冰雹特征变量的支持向量机分析第46-47页
        4.4.2 主因子的支持向量机分析第47-49页
    4.5 小结第49-50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0-52页
    5.1 总结与创新第50页
    5.2 展望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5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55-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适用于无源RFID标签芯片的SPNVM优化设计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交通图像中遮挡目标的多视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