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3页 |
符号与缩写 | 第14-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5页 |
1.1 单分子检测概述 | 第15-16页 |
1.1.1 单分子检测 | 第15-16页 |
1.1.2 单分子定量检测 | 第16页 |
1.2 荧光成像技术在单分子定量检测中的应用 | 第16-20页 |
1.2.1 荧光成像技术简介 | 第16-20页 |
1.3 检测环境 | 第20-22页 |
1.4 荧光探针 | 第22-23页 |
1.5 结构DNA纳米材料 | 第23-26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6.1 研究目的 | 第26页 |
1.6.2 研究内容 | 第26-28页 |
1.7 参考文献 | 第28-35页 |
第二章 四面体DNA修饰基底的构建 | 第35-50页 |
2.1 引言 | 第35-3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7-39页 |
2.2.1 仪器装置 | 第37页 |
2.2.2 材料与试剂 | 第37-39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39-41页 |
2.3.1 盖玻片的预处理和硅烷化 | 第39页 |
2.3.2 四面体DNA的合成 | 第39页 |
2.3.3 四面体DNA的凝胶电泳表征 | 第39-40页 |
2.3.4 四面体DNA在盖玻片表面的固定及接触角表征 | 第40页 |
2.3.5 四面体DNA修饰基底抑制非特异性吸附能力研究 | 第40-4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41-45页 |
2.4.1 四面体DNA凝胶电泳表征 | 第41-42页 |
2.4.2 接触角表征 | 第42-43页 |
2.4.3 四面体DNA固定表征 | 第43-44页 |
2.4.4 非特异性吸附抑制能力表征 | 第44-45页 |
2.5 结论 | 第45-46页 |
2.6 参考文献 | 第46-50页 |
第三章 基于四面体DNA修饰基底单分子检测技术超灵敏检测DNA与蛋白质 | 第50-65页 |
3.1 引言 | 第50-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页 |
3.2.1 仪器装置 | 第52页 |
3.2.2 材料与试剂 | 第52页 |
3.3 实验步骤 | 第52-55页 |
3.3.1 高温高压灭菌 | 第52-53页 |
3.3.2 四面体DNA修饰基底的制备 | 第53页 |
3.3.3 保湿盒的制作 | 第53页 |
3.3.4 DNA/蛋白质以及量子点在四面体DNA修饰基底上的结合 | 第53-54页 |
3.3.5 落射荧光显微镜成像 | 第54页 |
3.3.6 荧光图片的处理及计数 | 第54-55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55-61页 |
3.4.1 四面体DNA的设计 | 第55-56页 |
3.4.2 四面体DNA修饰基底上目标DNA的检测 | 第56-58页 |
3.4.3 检测效率测定 | 第58-59页 |
3.4.4 选择性分析及复杂体系检测 | 第59页 |
3.4.5 凝血酶的检测 | 第59-60页 |
3.4.6 选择性分析 | 第60-61页 |
3.5 结论 | 第61-62页 |
3.6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第四章 基于结构DNA纳米材料保护及基底富集单分子检测DNA | 第65-73页 |
4.1 引言 | 第65-67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7-68页 |
4.2.1 仪器 | 第67页 |
4.2.2 药品与试剂 | 第67-68页 |
4.3 实验步骤 | 第68-69页 |
4.3.1 四面体DNA在磁球上的固定 | 第68页 |
4.3.2 目标DNA、检测DNA及量子点在磁球上的结合 | 第68-69页 |
4.3.3 基底上功能化双链DNA的修饰 | 第69页 |
4.3.4 内切酶切割释放量子点及基底富集 | 第69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69页 |
4.4.1 设计原理 | 第69页 |
4.5 结论 | 第69-71页 |
4.6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第74-75页 |
附件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