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 Abstract | 第8-9页 |
| 前言 | 第10-11页 |
| 材料和方法 | 第11-15页 |
| 1. 材料 | 第11页 |
| 1.1. 实验动物 | 第11页 |
| 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11页 |
| 2. 方法 | 第11-15页 |
| 2.1. 动物分组 | 第11页 |
| 2.2. 兔 AS 及血脂波动模型的建立 | 第11-12页 |
| 2.3. 血液标本采集及血清指标检测 | 第12-13页 |
| 2.3.1. 血液标本采集 | 第12页 |
| 2.3.2. 血脂指标检测 | 第12页 |
| 2.3.3. 血清 hs-CRP、IL-18、OX-LDL、NO、ET-1、TF、t-PA 及 PAI-1 检测 | 第12-13页 |
| 2.4. 主动脉超声检测 | 第13页 |
| 2.5. 血管、心脏等病理标本采集 | 第13页 |
| 2.6 主动脉 MMP-9 及 LOX-1 表达的检测 | 第13-15页 |
| 2.6.1. 免疫组化石蜡切片制作 | 第14页 |
| 2.6.2. 图像分析 | 第14-15页 |
| 2.7. 主动脉油红“O”染色及图像分析 | 第15页 |
| 2.7.1. 主动脉油红“O”染色 | 第15页 |
| 2.7.2. 图像分析 | 第15页 |
| 2.8. 石蜡切片制作,HE 染色及形态学观察 | 第15页 |
| 2.9. 统计学分析 | 第15页 |
| 结果 | 第15-25页 |
| 1. 实验动物一般情况 | 第15页 |
| 2. 血脂指标变化 | 第15-16页 |
| 3. 血脂波动模型的建立 | 第16-17页 |
| 4. 血清 hs-CRP、IL-18、OX-LDL、NO、ET-1、TF、t-PA 及 PAI-1 变化 | 第17-19页 |
| 5. 血脂平稳度变化 | 第19页 |
| 6. 主动脉超声 | 第19-20页 |
| 7. 主动脉形态学变化 | 第20-25页 |
| 7.1. 大体标本及 AS 斑块面积百分比 | 第20-22页 |
| 7.2. 主动脉 HE 染色切片 | 第22-23页 |
| 7.3. 主动脉 MMP-9 及 LOX-1 的表达 | 第23-24页 |
| 7.4. 心脏等脏器 HE 染色切片 | 第24-25页 |
| 讨论 | 第25-28页 |
| 结论 | 第28-29页 |
| 参考文献 | 第29-32页 |
| 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综述) | 第32-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40页 |
| 缩略词表 | 第40-4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第42-43页 |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