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研究--以辽宁省开清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目录第7-10页
1 引言第10-15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2页
        1.1.1 “一体化”发展背景第10-11页
        1.1.2 中小城市发展的可持续需求第11页
        1.1.3 同城化的城市合作方式日益显现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实践意义第12-13页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第13页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3-15页
        1.4.1 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2 研究技术路线第14-15页
2 中小城市同城化理论分析第15-22页
    2.1 概念体系的解析第15-17页
        2.1.1 同城化的概念界定第15-16页
        2.1.2 中小城市第16-17页
        2.1.3 中小城市同城化第17页
    2.3 同城化理论基础分析第17-22页
        2.3.1 空间集聚—扩散理论第18页
        2.3.2 区域分工—合作理论第18-19页
        2.3.3 空间相互作用论第19-20页
        2.3.4 城市一体化组合理论群第20-22页
3 国内外同城化案例分析与经验启示第22-35页
    3.1 柏林与勃兰登堡一体化第22-24页
    3.2 广州与佛山同城化第24-26页
    3.3 太原与榆次同城化第26-27页
    3.4 南京与句容一体化第27-29页
    3.5 丹东与东港同城化第29-30页
    3.6 酒泉与嘉峪关一体化第30-31页
    3.7 同城化发展地域的经验与启示第31-35页
        3.7.1 同城化发展地域的共同特征第31-32页
        3.7.2 同城化发展地域的调控与建设第32-33页
        3.7.3 同城化发展地域的组合模式第33-35页
4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的认识第35-47页
    4.1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形成机制研究第35-41页
        4.1.1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基础条件第35-39页
        4.1.2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的动力作用机制第39-41页
    4.2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的特征第41-42页
    4.3 中小城市同城化发展的预测效应第42-45页
        4.3.1 规模与集聚效应第42-43页
        4.3.2 协调效应第43-44页
        4.3.3 空间效应第44-45页
    4.4 中小城市同城化调控的“四大要素”分析第45-47页
        4.4.1 空间要素第45页
        4.4.2 产业要素第45-46页
        4.4.3 基础设施要素第46页
        4.4.4 生态要素第46-47页
5 实证研究:开—清同城化发展第47-62页
    5.1 研究区域概况第47-49页
        5.1.1 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第47页
        5.1.2 自然环境概况第47-48页
        5.1.3 社会经济概况第48-49页
    5.2 开清同城化:基础条件和提出第49-50页
        5.2.1 基础条件第49-50页
        5.2.2 发展的提出第50页
    5.3 开清同城化:空间结构的重组第50-53页
        5.3.1 空间发展趋势及结构特征第50-51页
        5.3.2 空间结构调控策略第51-53页
    5.4 开清同城化:产业一体化发展第53-57页
        5.4.1 产业发展现状第53-54页
        5.4.2 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54-55页
        5.4.3 产业空间布局与整合发展第55-57页
    5.5 开清同城化:基础设施一体化第57-59页
        5.5.1 交通网络的一体化建设第57-58页
        5.5.2 其他基础设施一体化第58-59页
    5.6 开清同城化:生态环境的建设第59-62页
结论第62-64页
    一、基本结论第62页
    二、可能创新之处第62-63页
    三、展望与不足之处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后记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潍坊市新生代农民工城市定居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下一篇:今文《尚書·周書》異文研究及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