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引言 | 第9-20页 |
1.1 梨树栽培历史和生产现状 | 第9页 |
1.2 促进果树分枝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页 |
1.3 梨树芽和枝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3页 |
1.3.1 梨树芽的生物学特性 | 第10-11页 |
1.3.2 梨树枝生物学特性 | 第11-12页 |
1.3.3 果树枝条的顶端优势 | 第12页 |
1.3.4 激素与枝条的生长 | 第12-13页 |
1.4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中的应用 | 第13-18页 |
1.4.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征、种类和功能 | 第13-15页 |
1.4.1.1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特征 | 第13-14页 |
1.4.1.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功能 | 第14-15页 |
1.4.2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发枝上的应用 | 第15-16页 |
1.4.2.1 抑制顶端优势,促进侧芽萌发 | 第16页 |
1.4.2.2 芽的萌发 | 第16页 |
1.4.2.3 开张枝条角度 | 第16页 |
1.4.3 诱导果树发枝的技术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4.3.1 传统人工技术研究 | 第16-17页 |
1.4.3.2 化学调控技术研究 | 第17-18页 |
1.4.3.3 化学技术与人工手段相结合 | 第18页 |
1.5 促进梨幼树抽枝的目的意义、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 | 第18-20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1 试验材料和地点 | 第20页 |
2.2 植物生长调节剂软膏配制 | 第20页 |
2.3 试验设计与方法 | 第20-23页 |
2.3.1 水培离体枝条涂抹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 | 第21页 |
2.3.2 梨幼树枝条涂抹植物生长调节剂试验 | 第21-22页 |
2.3.3 处理方法 | 第22页 |
2.3.4 试验调查项目和方法 | 第22-23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9页 |
3.1 不同处理对水培离体一年生枝条萌芽抽枝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1 对萌芽的影响 | 第23-24页 |
3.1.2 对抽枝的影响 | 第24页 |
3.2 不同时期不同处理对梨幼树萌发抽枝的影响 | 第24-29页 |
3.2.1 对萌芽率的影响 | 第24-26页 |
3.2.2 对不同枝段芽萌发抽枝的影响 | 第26页 |
3.2.3 对不同方位芽萌发抽枝的影响 | 第26页 |
3.2.4 对枝粗、枝长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5 不同品种当年新梢侧芽萌发成枝效果 | 第27页 |
3.2.6 不同时期涂抹 T10 对当年新梢侧芽萌发的效果 | 第27-28页 |
3.2.7 植物生长调节剂软膏对鸭梨叶丛枝顶芽处理的影响 | 第28-29页 |
4 讨论 | 第29-31页 |
4.1 不同处理时期与梨幼树萌芽抽枝的关系 | 第29页 |
4.2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与萌芽抽枝效果的关系 | 第29-31页 |
5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6页 |
作者简历 | 第36-37页 |
致谢 | 第37-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