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大众化背景下高等学校的新职能:对青年的剩余责任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引论第10-17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第10-11页
        1.2.1 选题的目的第10页
        1.2.2 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1.3 已有研究成果述评第11-16页
        1.3.1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研究第11-14页
        1.3.2 对高等学校职能的研究第14-16页
    1.4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4.1 历史法第16页
        1.4.2 文献法第16页
        1.4.3 比较法第16-17页
第2章 高等学校职能的历史演进第17-35页
    2.1 传播知识时代与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职能第18-20页
        2.1.1 欧洲中世纪社会第18-19页
        2.1.2 传播知识与中世纪大学培养人才职能的确立第19-20页
    2.2 发展知识时代与近代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职能第20-22页
        2.2.1 文化、科学的近代化变革第20-21页
        2.2.2 发展知识与近代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职能第21-22页
    2.3 应用知识时代与当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第22-24页
        2.3.1 本时期美国社会的思想概况第22-23页
        2.3.2 应用知识与当代高等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确立第23-24页
    2.4 知识经济时代与高等学校职能的新发展第24-35页
        2.4.1 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学校第24-25页
        2.4.2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学校的新职能第25-30页
        2.4.3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的界定第30-35页
第3章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确立的现实依据第35-43页
    3.1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是适应新科技革命的要求第35-36页
    3.2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是适应新时代知识爆炸的要求第36-38页
    3.3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是劳动力市场需求结构发生变化的要求第38-39页
    3.4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是师生人数不断扩大的要求第39-40页
    3.5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是机会均等观念不断深入人心的要求第40-41页
    3.6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是适应人类新的社会生活方式的要求第41-43页
第4章 高等学校对青年的剩余责任职能实现途径的建议第43-52页
    4.1 完善管理协调系统第43-47页
        4.1.1 制定相关政策与制度第43-44页
        4.1.2 成立青年管理中心第44-45页
        4.1.3 设立青年管理专项基金第45-46页
        4.1.4 加强校内教职管理人员的责任教育第46-47页
    4.2 建立教学支持系统第47-48页
        4.2.1 共享教学科研设施第47页
        4.2.2 开设短期培训班和研讨班第47-48页
    4.3 完善后勤服务系统第48-50页
        4.3.1 提供校内食宿第48-49页
        4.3.2 提供校内兼职机会第49页
        4.3.3 设立心理咨询室第49页
        4.3.4 开展专题宣传教育活动第49-50页
    4.4 建立信息服务系统第50-52页
        4.4.1 建立毕业生信息跟踪管理系统第50-51页
        4.4.2 共享就业服务信息第51页
        4.4.3 开放网络课程第51-52页
结语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摄像机运动的视频修复技术研究
下一篇:检察机关侦查权的程序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