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8页 |
1.1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 | 第8-10页 |
1.1.1 太阳能产业的背景及发展 | 第8-9页 |
1.1.2 太阳能产业的发展前景 | 第9-10页 |
1.2 光伏发电主要故障类型及方法简介 | 第10-16页 |
1.2.1 光伏系统故障诊断方法的国内外现状 | 第10-14页 |
1.2.2 基于太阳电池吸收率及组件温度的诊断方法 | 第14-16页 |
1.3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 | 第16-18页 |
第2章 基于吸收率的光伏故障诊断模型 | 第18-26页 |
2.1 光伏电池原理与特性 | 第18-20页 |
2.1.1 光伏电池的原理 | 第18-19页 |
2.1.2 太阳电池的模型和分类 | 第19-20页 |
2.2 太阳电池的吸收率 | 第20-26页 |
2.2.1 光伏组件老化对吸收率的影响 | 第20-23页 |
2.2.2 太阳电池吸收率的研究思路 | 第23-26页 |
第3章 太阳电池吸收率和光伏组件温度的求取 | 第26-40页 |
3.1 辨识算法介绍 | 第26-29页 |
3.2 太阳电池吸收率和模型参数对应关系的确立 | 第29-35页 |
3.2.1 吸收率和光生电流I_(ph)的对应关系 | 第29-30页 |
3.2.2 吸收率和反向饱和电流I_o的对应关系 | 第30-31页 |
3.2.3 吸收率和理想因子n的对应关系 | 第31-32页 |
3.2.4 吸收率和串联电阻R_s的对应关系 | 第32-34页 |
3.2.5 吸收率和并联电阻R_(sh)的对应关系 | 第34-35页 |
3.3 光伏组件温度的估算 | 第35-40页 |
3.3.1 温度对光伏组件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基于能量守恒的光伏组件温度模型 | 第36-37页 |
3.3.3 最优模型的选择 | 第37-40页 |
第4章 基于双参数的太阳电池故障诊断测试平台设计 | 第40-50页 |
4.1 测试平台的总体设计 | 第40-42页 |
4.2 硬件电路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2-50页 |
4.2.1 电流电压测量电路的设计 | 第42-44页 |
4.2.2 光伏组件温度的测量电路设计 | 第44-46页 |
4.2.3 辐照度测量电路设计 | 第46-49页 |
4.2.4 上位机的介绍 | 第49-50页 |
第5章 太阳电池吸收率和最优T_m模型验证实验 | 第50-58页 |
5.1 太阳电池吸收率模拟实验的设计 | 第50-51页 |
5.2 不同吸收率状态下太阳电池模型参数辨识实验 | 第51-52页 |
5.3 最优T_m模型的实验验证 | 第52-55页 |
5.4 实验过程与诊断方法分析 | 第55-58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8-62页 |
6.1 总结 | 第58-59页 |
6.2 展望 | 第59-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6-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