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有机化学论文

石蒜科生物碱Gracilamine及锉海绵属杂萜Xestosaprol N和O的全合成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46页
    1.1 天然产物全合成概况第10-15页
        1.1.1 天然产物全合成萌芽期第10页
        1.1.2 天然产物全合成发展的黄金期第10-12页
        1.1.3 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意义和发展趋势第12-15页
    1.2 含芴酮或芴骨架的天然产物合成研究进展第15-37页
        1.2.1 含芴酮或芴骨架的天然产物分类第15页
        1.2.2 芴酮及氮杂芴酮类天然产物概述第15-17页
        1.2.3 Kinamycins与lomaiviticins类天然产物合成研究简介第17-20页
        1.2.4 Nakiterpiosin及nakiterpiosinone全合成研究简介第20-22页
        1.2.5 台湾杉醌(taiwaniaquinoids)合成研究简介第22-34页
        1.2.6 Hirsutellones类天然产物合成研究第34-37页
    1.3 小结第37-38页
    1.4 参考文献第38-46页
第二章 Gracilamine的全合成研究第46-103页
    2.1 背景介绍第46-50页
        2.1.1 Gracilamine的分离和生源合成假说第47-48页
        2.1.2 马大为课题组的合成工作第48-49页
        2.1.3 Snyder课题组的合成工作第49-50页
    2.2 课题的设计及反合成分析第50-51页
    2.3 结果与讨论第51-70页
        2.3.1 紫外光促进Nazarov反应区域选择性考察第51-52页
        2.3.2 氢化芴酮骨架(A-B-C环)构筑第52-54页
        2.3.3 HLF反应构筑D环的尝试第54-58页
        2.3.4 利用Michael加成反应实现D环构筑第58-60页
        2.3.5 氧化偶联策略构筑E环的尝试第60-63页
        2.3.6 分子间Mannich反应实现E环构筑第63-67页
        2.3.7 Gracilamine的合成——C6位羰基的还原第67-70页
    2.4 总结第70-71页
    2.5 实验部分第71-101页
    2.6 参考文献第101-103页
第三章 Xestosaprol N和O的全合成研究第103-164页
    3.1 背景介绍第103-113页
        3.1.1 Halenaquinone类天然产物简介第103-104页
        3.1.2 Exiguaquinol的分离和生源合成假说第104-105页
        3.1.3 合成研究综述第105-113页
    3.3 课题的设计与反合成分析第113-114页
    3.4 一代合成路线第114-123页
        3.4.1 Xestosaprol N和O的A-B-C-D环系构筑第114-119页
        3.4.2 Xestosaprol N和O的B环氧化态构筑第119-121页
        3.4.3 Xestosaprol N和O的E环构筑第121-122页
        3.4.4 一代合成路线小结第122-123页
    3.5 二代合成路线第123-129页
        3.5.1 二代合成路线设计第123-124页
        3.5.2 片段的制备第124-125页
        3.5.3 中间体3-114的合成第125-128页
        3.5.4 二代合成路线小结第128-129页
    3.6 实验部分第129-161页
    3.7 参考文献第161-164页
第四章 全文总结第164-166页
附录一 第二章化合物结构一览表第166-169页
附录二 第三章化合物结构一览表第169-173页
附录三 新化合物数据一览表第173-176页
附录四 已知化合物参考文献第176-177页
附录五 重要化合物核磁谱图第177-195页
缩写词简表第195-197页
作者简历及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汇总第197-198页
致谢第198-199页

论文共19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负载型点击聚合催化剂的探索
下一篇:几类荧光蛋白的双光子吸收及分子光学信号的表面增强行为的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