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9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9-10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3页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13-15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3-15页 |
2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关概念 | 第15-17页 |
2.1 县城及城乡的定义 | 第15页 |
2.2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相互关系 | 第15-16页 |
2.3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路径 | 第16页 |
2.4 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实践意义 | 第16-17页 |
3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17-27页 |
3.1 衡南县概况 | 第17页 |
3.2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现状 | 第17-20页 |
3.3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的表现 | 第20-27页 |
3.3.1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消费水平差距大 | 第21页 |
3.3.2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差距大 | 第21-23页 |
3.3.3 城乡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 | 第23-24页 |
3.3.4 城乡民主和法制建设存在差距 | 第24页 |
3.3.5 城乡教育与文化建设存在差距 | 第24-27页 |
4 衡南县城乡经济与社会发展失调原因分析 | 第27-34页 |
4.1 二元经济结构的历史原因 | 第27-28页 |
4.2 农村居民增收难度大 | 第28-30页 |
4.3 自然条件禀赋相对较差 | 第30-31页 |
4.4 城乡产业结构失调 | 第31-32页 |
4.5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弊端 | 第32-34页 |
5 促进衡南县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对策 | 第34-46页 |
5.1 坚持城乡统筹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增长 | 第34-36页 |
5.1.1 增加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 | 第34-35页 |
5.1.2 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 | 第35-36页 |
5.1.3 增加农村居民农民财产性收入 | 第36页 |
5.2 努力提高城乡社会保障水平 | 第36-38页 |
5.2.1 营造良好的社会保障外部环境 | 第36-37页 |
5.2.2 加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 | 第37-38页 |
5.3 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城乡产业协调发展 | 第38-41页 |
5.3.1 发展县域特色产业 | 第39页 |
5.3.2 发展现代都市农业 | 第39-40页 |
5.3.3 发展现代城乡服务业 | 第40-41页 |
5.4 完善城乡民主法制建设 | 第41-43页 |
5.4.1 完善城乡民主法制相关制度 | 第41-42页 |
5.4.2 加强城乡法律服务和援助 | 第42-43页 |
5.4.3 加强城乡居民民主法治意识的培养 | 第43页 |
5.5 加大农村教育文化投入统筹城乡教育文化发展 | 第43-46页 |
5.5.1 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投入 | 第44页 |
5.5.2 加强农村文化产业投入 | 第44-45页 |
5.5.3 推进城乡教育文化供给制度改革 | 第45-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46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4页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