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9-16页 |
|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9页 |
| ·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 ·国外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 第10-11页 |
| ·国内相关研究文献概述 | 第11-13页 |
| ·评价 | 第13-14页 |
| ·主要内容和研究思路 | 第14-15页 |
| ·研究创新之处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理论综述 | 第16-24页 |
| ·货币政策传导到股票市场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6-19页 |
| ·货币供应量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16-17页 |
| ·通货膨胀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17-18页 |
| ·利率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 第18-19页 |
| ·货币政策由股市传导到实体经济的相关理论综述 | 第19-24页 |
| ·股票市场对投资的影响 | 第19-22页 |
| ·股票市场对消费的影响 | 第22-24页 |
| 第三章 我国的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 | 第24-28页 |
|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演变过程 | 第24-25页 |
| ·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的微观基础 | 第25-28页 |
| ·居民的消费储蓄行为对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的影响 | 第25页 |
| ·企业的投融资行为对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的影响 | 第25-26页 |
| ·金融机构对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的影响 | 第26-28页 |
| 第四章 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第一环节实证研究 | 第28-39页 |
| ·整个区间内的实证研究 | 第28-34页 |
| ·数据与变量的选择 | 第28-30页 |
| ·变量的平稳性检验 | 第30页 |
| ·协整检验与因果关系检验 | 第30-33页 |
| ·误差修正模型 | 第33-34页 |
| ·牛市阶段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第一环节的实证研究 | 第34-37页 |
|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4-35页 |
| ·协整检验 | 第35-36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6页 |
| ·牛市市况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 第36-37页 |
| ·熊市阶段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第一环节的实证研究 | 第37-39页 |
| ·数据平稳性检验 | 第37页 |
| ·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 第37-38页 |
| ·熊市市况下的误差修正模型 | 第38-39页 |
| 第五章 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第二环节实证检验 | 第39-49页 |
| ·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第39-44页 |
| ·整个区间内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第39-41页 |
| ·牛市阶段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第41-43页 |
| ·熊市阶段财富效应实证研究 | 第43-44页 |
| ·投资效应研究 | 第44-49页 |
| ·整个区间投资效应实证分析 | 第44-45页 |
| ·牛市阶段投资效应实证研究 | 第45-47页 |
| ·熊市阶段投资效应实证研究 | 第47-49页 |
| 第六章 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3页 |
| ·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第一环节实证结果分析 | 第49-50页 |
| ·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第二环节实证结果分析 | 第50-51页 |
| ·财富效应总结 | 第50-51页 |
| ·投资效应总结 | 第51页 |
| ·总结 | 第51-53页 |
| 第七章 提高我国货币政策股市传导机制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53-56页 |
| ·宏观经济调控方面 | 第53-54页 |
| ·完善货币运作体系 | 第53页 |
| ·建立货币市场与资本市场间规范有效的联结机制 | 第53-54页 |
| ·提高货币政策自身运行力 | 第54页 |
| ·完善上市公司产权结构和公司治理机制 | 第54页 |
| ·完善和发展股票市场 | 第54-56页 |
| ·扩大股票市场的深度与广度 | 第54-55页 |
| ·完善股票市场的制度建设 | 第55页 |
| ·构建科学合理的股市稳定机制 | 第55-56页 |
| 结论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61页 |
| 科研成果和所获奖励 | 第61-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