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矿业工程论文--选矿论文--选矿流程与方法论文--选后处理作业论文

缓冷铜渣选铜尾矿的高温还原提铁实验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6页
    1.1 铜渣概况第8页
    1.2 铜渣的种类及主要组成第8-9页
    1.3 铜渣中铁的回收利用现状第9-14页
        1.3.1 直接磁选法第9页
        1.3.2 高温氧化法第9-11页
        1.3.3 还原法第11-13页
            1.3.3.1 直接还原法第11-13页
            1.3.3.2 熔融还原法第13页
        1.3.4 湿法第13-14页
        1.3.5 小结第14页
    1.4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14-15页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图第15-16页
第二章 试验原料及方法第16-23页
    2.1 试验原料第16-19页
        2.1.1 缓冷铜渣选铜尾矿性质第16-18页
        2.1.2 还原剂第18页
        2.1.3 添加剂第18-19页
    2.2 主要试验设备第19-21页
        2.2.1 真空管式炉第19-20页
        2.2.2 磁选管第20页
        2.2.3 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第20页
        2.2.4 偏光显微镜第20页
        2.2.5 粉碎机第20-21页
    2.3 研究方法第21-23页
        2.3.1 高温还原第21页
        2.3.2 分选试验第21页
        2.3.3 分析测试第21-23页
第三章 缓冷铜渣选铜尾矿高温还原正交试验研究第23-49页
    3.1 正交试验设计第23-25页
        3.1.1 正交试验因素和水平的确定第23-24页
        3.1.2 正交表的确定第24页
        3.1.3 试验条件及方法第24-25页
    3.2 还原产物的磁选试验研究第25-29页
        3.2.1 极差分析第26-27页
        3.2.2 方差分析第27-28页
        3.2.3 优方案验证试验第28-29页
        3.2.4 小结第29页
    3.3 还原产物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与偏光显微镜分析研究第29-47页
        3.3.1 还原温度对还原生成金属铁的影响第40-41页
        3.3.2 还原时间对还原生成金属铁的影响第41-43页
        3.3.3 无烟煤配比对还原生成金属铁的影响第43-44页
        3.3.4 氧化钙配比对还原生成金属铁的影响第44-46页
        3.3.5 小结第46-47页
    3.4 本章小结第47-49页
第四章 缓冷铜渣选铜尾矿高温还原单因素试验研究第49-71页
    4.1 还原温度单因素试验研究第49-56页
        4.1.1 还原产物的磁选试验研究第49-50页
        4.1.2 还原产物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与偏光显微镜分析研究第50-55页
        4.1.3 小结第55-56页
    4.2 还原时间单因素试验研究第56-70页
        4.2.1 还原温度为1250℃的还原时间单因素试验研究第56-62页
            4.2.1.1 还原产物的磁选试验研究第56-57页
            4.2.1.2 还原产物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与偏光显微镜分析研究第57-62页
        4.2.2 还原温度为1300℃的还原时间单因素试验研究第62-69页
            4.2.2.1 还原产物的磁选试验研究第63-64页
            4.2.2.2 还原产物的电子探针显微分析仪与偏光显微镜分析研究第64-69页
        4.2.3 小结第69-70页
    4.3 本章小结第70-71页
第五章 缓冷铜渣选铜尾矿高温还原机理研究第71-76页
    5.1 缓冷铜渣选铜尾矿高温还原反应分析第71-73页
        5.1.1 铁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分析第71-72页
        5.1.2 铁橄榄石的还原反应分析第72-73页
    5.2 影响金属铁颗粒长大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第73-74页
        5.2.1 还原温度对金属铁颗粒长大的影响分析第73-74页
        5.2.2 还原时间对金属铁颗粒长大的影响分析第74页
    5.3 金属铁颗粒生长过程分析第74-75页
    5.4 本章小结第75-76页
结论第76-78页
参考文献第78-81页
致谢第81-82页
个人简历第82页
在学期间发表和录用的学术论文第82页
在学期间参加的学术会议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氧改性氰酸酯树脂基泡沫炭材料的研究
下一篇:粉矿颗粒在运动中的气—固还原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