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岔路河断陷油源对比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创新点摘要第7-10页
前言第10-18页
    0.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0页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4页
        0.2.1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第10-13页
        0.2.2 油源对比研究现状第13-14页
        0.2.3 研究区域的勘探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14页
    0.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第14-16页
        0.3.1 主要研究内容第14-15页
        0.3.2 主要技术路线第15-16页
    0.4 完成的工作量第16-18页
第一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第18-21页
    1.1 研究区基本概况第18页
    1.2 区域沉积演化特征第18-19页
    1.3 区域地层特征第19-21页
第二章 烃源岩定性评价第21-37页
    2.1 有效烃源岩的发育与分布第22-24页
        2.1.1 暗色泥岩的统计第22页
        2.1.2 双阳组暗色泥岩发育与分布第22-23页
        2.1.3 奢岭组暗色泥岩发育与分布第23-24页
        2.1.4 永吉组暗色泥岩发育与分布第24页
    2.2 有机质丰度第24-29页
        2.2.1 岔路河断陷烃源岩定性评价各指标频率第25-27页
        2.2.2 岔路河断陷有机碳的分布第27-29页
    2.3 有机质类型第29-33页
        2.3.1 岩石热解法判断有机质类型第29-30页
        2.3.2 利用干酪根显微组分判断有机质类型第30-32页
        2.3.3 利用干酪根显微组分判断有机质类型第32-33页
    2.4 有机质成熟度第33-36页
        2.4.1 伊通盆地各断陷Ro与深度关系及Ro频率分布第33-35页
        2.4.2 岔路河断陷各断陷每层位Ro成熟度分布第35-36页
    2.5 烃源岩综合评价第36-37页
第三章 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第37-44页
    3.1 油气分布第37页
    3.2 原油的物理性质第37-39页
    3.3 原油成熟度分析第39-43页
        3.3.1 族组成特征分析成熟度第39-40页
        3.3.2 饱和烃特征分析成熟度第40页
        3.3.3 甾类和萜类分析成熟度第40-41页
        3.3.4 芳烃分析成熟度第41-43页
    3.4 原油成因类型第43-44页
        3.4.1 Pr/Ph、Pr/nC_(17)和Ph/nC_(18)值区分母质类型第43页
        3.4.2 稳定碳同位素组成区分母质类型第43-44页
第四章 油源对比第44-60页
    4.1 油源对比的概述第44页
    4.2 油源对比分析第44-45页
    4.3 饱和烃色谱分析第45-50页
    4.4 轻烃指标判识沉积环境第50-55页
        4.4.1 试验方法及条件第51-52页
        4.4.2 有机质成熟度第52-53页
        4.4.3 沉积环境的判断第53-55页
    4.5 甾萜类化合物第55-57页
    4.6 芳香烃色谱第57-58页
    4.7 单体烃同位素第58-60页
第五章 凝析油气分布预测第60-65页
    5.1 岔路河凝析油第60-61页
    5.2 原生型凝析油气的形成条件第61-63页
        5.2.1 根据气油比确定的条件第61-62页
        5.2.2 温度压力条件第62-63页
    5.3 基于油气生成的凝析油气分布预测第63-65页
        5.3.1 原生型凝析油气藏主要分布在双阳组第63-64页
        5.3.2 奢岭、永吉具有形成次生型凝析油气藏的有利条件第64-65页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69页
发表文章目录第69-70页
致谢第70-71页

论文共7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葡萄花油层储层特征研究及其三维地质建模--以葡西油田古1区块为例
下一篇:各向异性介质逆时偏移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