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2 循环经济理论依据 | 第12-20页 |
·经济发展模式的演变 | 第12-13页 |
·循环经济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第13-14页 |
·循环经济的概念与内涵 | 第14-15页 |
·循环经济的理论基础 | 第15-16页 |
·循环经济的模式 | 第16-17页 |
·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意义 | 第18-20页 |
3 国内外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成功经验 | 第20-26页 |
·国内案例——潞安集团 | 第20-23页 |
·国外案例——鲁尔矿区 | 第23-26页 |
4 吕梁市煤炭产业传统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 | 第26-31页 |
·对煤炭资源造成巨大浪费和破坏 | 第27页 |
·对水资源造成巨大破坏和污染 | 第27-28页 |
·对土地资源造成巨大破坏 | 第28页 |
·对空气造成巨大污染 | 第28-29页 |
·煤炭运输对沿路环境造成很大污染 | 第29页 |
·严重制约了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全面提升 | 第29-30页 |
·严重制约了和谐吕梁的实现 | 第30页 |
·小结 | 第30-31页 |
5 吕梁市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第31-34页 |
·吕梁市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分析 | 第31-32页 |
·发展循环经济是解决资源环境问题的有效途径 | 第31页 |
·发展循环经济是提升煤炭产业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 第31页 |
·发展循环经济是实现和谐吕梁的重要保证 | 第31-32页 |
·吕梁市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可行性分析 | 第32-34页 |
·丰富的煤炭资源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物质基础 | 第32页 |
·煤炭资源的整合实现了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的产业组织结构 | 第32-33页 |
·工业园区的构建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实施平台 | 第33-34页 |
6 吕梁市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可选择的模式 | 第34-39页 |
·小循环——企业循环模式 | 第34-36页 |
·中循环——生态工业园区循环模式 | 第36-37页 |
·大循环——煤炭资源型城市循环模式 | 第37-39页 |
7 吕梁市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 | 第39-47页 |
·转变观念,切实增强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识 | 第39-40页 |
·积极引导,构建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 | 第40-42页 |
·产业政策 | 第41页 |
·财政政策 | 第41-42页 |
·政府奖惩政策 | 第42页 |
·监管机制 | 第42页 |
·创造有利条件,完善发展循环经济的要素体系 | 第42-44页 |
·完善技术支撑体系 | 第43页 |
·完善融资体系 | 第43页 |
·完善人才机制 | 第43-44页 |
·以发展生态工业园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 第44-47页 |
·科学规划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 第44-46页 |
·培育循环经济示范园区 | 第46页 |
·全面拓展园区循环体系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