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6页 |
1.1 研究背景、意义和目的 | 第9-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简要评析 | 第11-14页 |
1.2.1 国外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 第12-13页 |
1.2.3 国内外全面预算管理研究的简要评析 | 第13-14页 |
1.3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框架 | 第14-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4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3.3 文章框架 | 第14-16页 |
2 全面预算管理的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全面预算管理的含义 | 第16页 |
2.2 全面预算管理的特征 | 第16-17页 |
2.3 支撑本研究的相关理论及简要分析 | 第17-18页 |
2.3.1 代理理论 | 第17-18页 |
2.3.2 内部控制理论 | 第18页 |
2.4 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18-20页 |
2.4.1 有利于明确目标,将企业长期战略规划和短期经营策略相结合 | 第18-19页 |
2.4.2 有利于控制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不断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 第19页 |
2.4.3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的稳定发展 | 第19页 |
2.4.4 有利于开展企业的经营绩效评价 | 第19-20页 |
3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现状分析 | 第20-30页 |
3.1 华能太仓电厂基本情况 | 第20-21页 |
3.2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现状 | 第21-25页 |
3.2.1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体系分工 | 第21-22页 |
3.2.2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内容 | 第22页 |
3.2.3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的编制程序 | 第22-24页 |
3.2.4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执行 | 第24页 |
3.2.5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控制 | 第24-25页 |
3.2.6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的考核 | 第25页 |
3.3 华能太仓电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第25-28页 |
3.3.1 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组织体系 | 第25-26页 |
3.3.2 认识不到位,全员参与性差 | 第26页 |
3.3.3 未做到预算指标的全覆盖 | 第26页 |
3.3.4 电厂预算管理专业人员能力不足 | 第26-27页 |
3.3.5 预算的控制和考核机制不健全 | 第27页 |
3.3.6 忽视对市场的调研与预测 | 第27-28页 |
3.4 华能太仓电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 第28-30页 |
3.4.1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国家对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的基本要求 | 第28页 |
3.4.2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 | 第28页 |
3.4.3 实施全面预算管理是提高华能太仓电厂核心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 第28-30页 |
4 华能太仓电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 | 第30-39页 |
4.1 总体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4.1.1 指导思想 | 第30页 |
4.1.2 基本原则 | 第30页 |
4.1.3 设计思路 | 第30-31页 |
4.2 建立华能太仓电厂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 第31-39页 |
4.2.1 建立完整有效的全面预算组织体系 | 第31-32页 |
4.2.2 完善全面预算指标体系 | 第32-33页 |
4.2.3 规范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 第33-35页 |
4.2.4 建立健全的全面预算控制与考核机制 | 第35-39页 |
5 华能太仓电厂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保障措施 | 第39-41页 |
5.1 加强培训,提高预算管理人员的素质 | 第39页 |
5.2 加强引导,提高全员参与的主动性 | 第39页 |
5.3 加强预算模块信息化建设,发挥好信息系统的辅助决策作用 | 第39-40页 |
5.4 增强市场意识,提高经营预算指标的准确性 | 第40-41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1-43页 |
6.1 华能太仓电厂全面预算管理的评价 | 第41页 |
6.2 结论 | 第41-42页 |
6.3 不足 | 第42页 |
6.4 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