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第5-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2页 |
前言 | 第13-15页 |
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5-22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5-17页 |
1.1 资料来源 | 第15页 |
1.2 诊断标准 | 第15-16页 |
1.3 医案选取标准 | 第16-17页 |
1.4 入选病例一般情况 | 第17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7-22页 |
2.1 数据库标准化 | 第17-18页 |
2.2 建立数据库 | 第18页 |
2.3 统计与分析方法 | 第18-21页 |
2.4 技术路线 | 第21-22页 |
结果 | 第22-35页 |
1 频数分析 | 第22-26页 |
1.1 医案证素组成分析 | 第22-23页 |
1.2 RA方剂中药物组成分析 | 第23-26页 |
2 组方分析 | 第26-34页 |
2.1 基于关联规则分析的用药规律分析 | 第26-30页 |
2.2 基于熵聚类的组方规律分析 | 第30-34页 |
3 用量分析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49页 |
1 李济仁教授学术思想渊源 | 第35-39页 |
1.1 新安医学及其学术思想 | 第35-36页 |
1.2 “张一帖”家族传承及学术思想 | 第36-37页 |
1.3 中医经典古籍有关痹病的学术思想 | 第37-38页 |
1.4 当代中医医家对RA的认识 | 第38-39页 |
2 李济仁教授学术思想及临床用药规律 | 第39-47页 |
2.1 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 第40-41页 |
2.2 药物频次及学术思想分析 | 第41-44页 |
2.3 组方分析 | 第44-45页 |
2.4 新方及其对应的证型分析 | 第45-47页 |
3 典型病案分析 | 第47-49页 |
结论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综述 单味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对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第5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4页 |
附录 | 第64-65页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