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文字信息处理论文

越南语词法分析方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2.1 歧义消解方法研究第12-13页
        1.2.2 分词方法研究第13页
        1.2.3 词性标注方法研究第13-14页
    1.3 论文的研究内容第14-15页
    1.4 论文的组织第15-17页
第二章 越南语词法分析新闻语料的获取与标注第17-25页
    2.1 引言第17页
    2.2 相关研究第17页
    2.3 新闻语料来源第17-18页
    2.4 网页结构分析第18-20页
    2.5 网页信息爬取第20-21页
    2.6 越南语新闻语料处理第21-22页
    2.7 越南语新闻语料标注第22-23页
    2.8 本章小结第23-25页
第三章 基于最大熵的越南语交叉歧义消解第25-37页
    3.1 引言第25页
    3.2 相关研究第25-26页
    3.3 越南语交叉歧义字段第26-30页
        3.3.1 歧义消解的困难与挑战第26-27页
        3.3.2 交叉歧义字段第27页
        3.3.3 交叉歧义形态第27-28页
        3.3.4 交叉歧义字段获取第28-30页
    3.4 应用最大熵构建交叉歧义模型第30-32页
        3.4.1 最大熵理论第30-31页
        3.4.2 特征选取第31-32页
    3.5 构建消歧模型第32-33页
    3.6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3-35页
        3.6.1 实验语料选取第33页
        3.6.2 实验设计第33页
        3.6.3 实验评价标准第33页
        3.6.4 各个特征贡献实验第33-34页
        3.6.5 五倍交叉验证实验第34页
        3.6.6 模型对比实验第34-35页
    3.7 本章小结第35-37页
第四章 融合歧义模型的越南语分词第37-49页
    4.1 引言第37页
    4.2 相关研究第37-38页
    4.3 越南语词法特点第38-39页
        4.3.1 越南语词法特点第38-39页
        4.3.2 越南语分词的困难与挑战第39页
    4.4 基于条件随机场(CRFs)的越南语分词第39-43页
        4.4.1 CRFs理论第40页
        4.4.2 特征选取第40-41页
        4.4.3 构建分词模型第41-43页
    4.5 融合交叉歧义模型的越南语分词第43页
    4.6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43-46页
        4.6.1 实验语料选择第43-44页
        4.6.2 实验设计第44页
        4.6.3 实验评价标注第44页
        4.6.4 分词系统测试实验第44-45页
        4.6.5 与VnTokenizer的对比实验第45-46页
        4.6.6 歧义词实验第46页
        4.6.7 未登录词的处理实验第46页
    4.7 本章小结第46-49页
第五章 基于语言特征的越南语词性标注第49-63页
    5.1 引言第49页
    5.2 相关研究第49-50页
    5.3 越南语词性标注集第50-52页
        5.3.1 越南语语言特性第50-52页
        5.3.2 越南语词性标注集第52页
    5.4 基于SVM的越南词性标注第52-58页
        5.4.1 SVM理论第53-54页
        5.4.2 普通特征第54-55页
        5.4.3 语言特征第55-57页
        5.4.4 特征提取第57页
        5.4.5 用SVM训练和标记第57-58页
    5.5 实验结果及分析第58-61页
        5.5.1 实验语料选择第58页
        5.5.2 实验设计第58页
        5.5.3 实验工具第58-59页
        5.5.4 实验评价标注第59页
        5.5.5 两类特征贡献程度实验第59-60页
        5.5.6 模型对比实验第60-61页
        5.5.7 与VietTagger系统对比实验第61页
    5.6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3-67页
    6.1 总结第63-64页
    6.2 工作展望第64-67页
致谢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5页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与申请软件著作权第75-77页
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项目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词相似度检索的环保执法数据系统研发
下一篇:基于Android平台的一种生产线工位信息化系统的研究与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