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心玻璃微珠填充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摘要 | 第1-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8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国内外技术发展状况 | 第10-11页 |
| ·固体浮力材料的分类 | 第11-12页 |
| ·化学泡沫塑料 | 第12页 |
| ·空心玻璃微珠 | 第12-15页 |
| ·空心微珠的制法 | 第12-13页 |
| ·空心玻璃微珠的性质 | 第13-14页 |
| ·空心玻璃微珠的用途 | 第14-15页 |
| ·玻璃微珠表面改性 | 第15-20页 |
| ·玻璃微珠表面处理的意义 | 第15-16页 |
| ·偶联剂 | 第16-20页 |
| ·偶联剂的种类 | 第16-18页 |
| ·偶联剂用量的计算 | 第18-19页 |
| ·偶联剂的作用机理 | 第19-20页 |
| ·环氧树脂 | 第20-24页 |
| ·环氧树脂发展简史 | 第20-21页 |
| ·环氧树脂的类型 | 第21-22页 |
| ·环氧树脂的性能 | 第22-23页 |
| ·环氧树脂的固化剂 | 第23页 |
| ·多元胺与环氧树脂的固化反应 | 第23-24页 |
| ·复合泡沫塑料 | 第24-27页 |
| ·复合泡沫塑料的定义 | 第24-25页 |
| ·环氧树脂基复合泡沫塑料的研究进展 | 第25-27页 |
| ·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 第二章 空心玻璃微珠的表面改性的研究 | 第28-35页 |
|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第28页 |
| ·实验方法、工艺及反应原理 | 第28-30页 |
| ·实验方法及工艺 | 第28-29页 |
| ·偶联剂改性原理 | 第29-30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0-34页 |
| ·降粘实验 | 第30-31页 |
| ·接触角的测量 | 第31页 |
| ·改性前后玻璃微珠的吸水性比较 | 第31-32页 |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2页 |
| ·玻璃微珠的微观结构 | 第32-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5页 |
| 第三章 环氧树脂的固化 | 第35-45页 |
| ·实验所需原料与仪器 | 第35页 |
| ·测试方法 | 第35-37页 |
| ·环氧树脂与聚酰胺固化体系 | 第37-42页 |
| ·基本配方的确定 | 第37页 |
| ·实验结果及讨论 | 第37-42页 |
| ·力学性能 | 第37-40页 |
| ·固化时间 | 第40-41页 |
| ·吸水性和密度 | 第41-42页 |
| ·环氧树脂与聚酰胺-乙二胺混合固化体系 | 第42-44页 |
| ·实验方案的确定 | 第42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42-44页 |
| ·固化时间 | 第42-43页 |
| ·力学性能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玻璃微珠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 第45-60页 |
| ·实验药品及实验仪器 | 第45页 |
| ·实验方法与工艺 | 第45-46页 |
| ·测试及表征 | 第46-47页 |
|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7-58页 |
| ·微珠含量对复合材料密度的影响分析 | 第47-49页 |
| ·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第49-50页 |
|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 | 第50-52页 |
| ·复合材料的压缩性能的研究 | 第50-51页 |
| ·复合材料的硬度研究 | 第51-52页 |
| ·偶联剂表面处理对材料压缩性能的影响 | 第52-54页 |
| ·活性稀释剂对材料压缩强度的影响 | 第54-55页 |
| ·复合材料的吸水性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60页 |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5-66页 |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