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一、选题由来 | 第6-7页 |
(一)由“钓鱼”事件引发的思考——我乐意双性同体 | 第6页 |
(二)弗洛伊德和伍尔夫的“双性同体”思想对我的影响 | 第6-7页 |
二、艺术中的“双性同体”心理 | 第7-13页 |
(一)“双性同体”在佛教塑像和壁画中的展现 | 第7-10页 |
(二)弗里达绘画中的“双性同体”及其产生缘由 | 第10-11页 |
(三)对中国当代女性艺术中可能存在“双性同体”的探寻 | 第11-13页 |
三、艺术实践 | 第13-21页 |
(一)《日常系列》的创作及体会 | 第13-15页 |
(二)《八月》——加大尺幅的尝试 | 第15-17页 |
(三)“双性同体”与性别意识模糊的碰撞 | 第17-19页 |
(四)艺术语言的探索和转变 | 第19-21页 |
四、实践总结 | 第21-22页 |
结语 | 第22-23页 |
参考文献 | 第23-24页 |
附录 | 第24-34页 |
致谢 | 第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