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4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16-1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6-19页 |
1.1.2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 第19-25页 |
1.2.1 橡胶林分布遥感提取方法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1.2.2 橡胶林龄重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1.2.3 橡胶林动态监测研究进展 | 第23-25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案 | 第25-30页 |
1.3.1 研究内容、科学问题及研究目标 | 第25-27页 |
1.3.2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7-29页 |
1.3.3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29-30页 |
1.4 论文结构框架 | 第30-32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32-34页 |
第二章 研究数据及预处理 | 第34-62页 |
2.1 研究区概况 | 第34-38页 |
2.1.1 环境状况 | 第34-37页 |
2.1.2 植被分布与橡胶树种植状况 | 第37-38页 |
2.2 多源遥感数据准备 | 第38-43页 |
2.2.1 Landsat数据 | 第39页 |
2.2.2 ALOS卫星数据 | 第39-41页 |
2.2.3 MODIS数据 | 第41-42页 |
2.2.4 谷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 | 第42-43页 |
2.3 多源遥感数据预处理 | 第43-46页 |
2.3.1 Landsat数据获取及预处理 | 第43-44页 |
2.3.2 PALSAR数据获取及处理 | 第44-45页 |
2.3.3 MODIS数据获取及处理 | 第45-46页 |
2.4 其他研究数据预处理 | 第46-49页 |
2.4.1 DEM数据预处理 | 第46页 |
2.4.2 实地调查数据预处理 | 第46-49页 |
2.4.3 植被指数产品生成 | 第49页 |
2.5 研究数据处理平台 | 第49-60页 |
2.5.1 公共平台 | 第49-50页 |
2.5.2 自建遥感数据处理平台 | 第50-60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三章 集成多源遥感协同物候的橡胶林分布提取方法研究 | 第62-92页 |
3.1 基于PALSAR的热带山地森林分布识别方法 | 第64-72页 |
3.1.1 基于PALSAR的森林分布信息提取研究现状 | 第64-65页 |
3.1.2 建立基于PALSAR的土地覆盖决策树算法 | 第65-69页 |
3.1.3 裸地、建设用地和植被稀疏地掩膜图层 | 第69-70页 |
3.1.4 基于PALSAR的2010年西双版纳森林分布 | 第70-72页 |
3.2 基于LANDSAT和物候特征的橡胶林与天然林区别方法 | 第72-78页 |
3.2.1 橡胶林与天然林识别涉及的数据和处理 | 第72-73页 |
3.2.2 橡胶林与天然林物候特征差异分析 | 第73-75页 |
3.2.3 橡胶林与天然林区别的物候指标及阂值 | 第75-78页 |
3.3 基于MODIS地表温度数据的橡胶种植适宜区评价 | 第78-81页 |
3.3.1 研究区橡胶树的生长特性 | 第78页 |
3.3.2 基于MODIS地表温度数据的橡胶种植适宜区评估方法 | 第78-80页 |
3.3.3 2010年西双版纳橡胶种植适宜区空间分布及特征 | 第80-81页 |
3.4 基于多源遥感的橡胶林识别过程及结果验证分析研究 | 第81-86页 |
3.4.1 基于森林底图协同物候的橡胶林识别过程 | 第82-83页 |
3.4.2 橡胶林提取结果验证方法 | 第83-84页 |
3.4.3 西双版纳橡胶林空间分布及其特征 | 第84-8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6-92页 |
3.5.1 讨论 | 第86-89页 |
3.5.2 小结 | 第89-92页 |
第四章 基于LANDSAT时间序列的橡胶林龄重构模型研究 | 第92-114页 |
4.1 橡胶林龄重构数据准备及处理 | 第93-97页 |
4.1.1 橡胶林龄重构数据准备 | 第93-95页 |
4.1.2 橡胶林龄与植被指数的关系分析 | 第95-97页 |
4.2 橡胶林龄的植被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 第97-104页 |
4.2.1 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第98-101页 |
4.2.2 落叶期的年际变化特征分析 | 第101-104页 |
4.2.3 落叶期不同龄组的变化特征提取 | 第104页 |
4.3 橡胶林龄重构算法研究 | 第104-107页 |
4.3.1 橡胶林龄重构指标筛选及其阈值确定 | 第104-105页 |
4.3.2 橡胶林龄重构算法描述 | 第105-106页 |
4.3.3 五年期橡胶林龄分类方法 | 第106-107页 |
4.4 橡胶林龄重构算法应用分析 | 第107-110页 |
4.4.1 西双版纳橡胶林龄重构结果 | 第107-109页 |
4.4.2 西双版纳橡胶林龄分布及其特征 | 第109-110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110-114页 |
4.5.1 讨论 | 第110-112页 |
4.5.2 小结 | 第112-114页 |
第五章 橡胶林时空扩张动态监测模型应用及特征机制分析 | 第114-132页 |
5.1 橡胶林时空动态监测方法概述 | 第114-118页 |
5.1.1 橡胶林的时空扩张过程分析方法 | 第115-117页 |
5.1.2 地形分布特征分析 | 第117-118页 |
5.1.3 橡胶林时空扩张驱动力因素分析方法 | 第118页 |
5.2 1990至2010年西双版纳橡胶林面积变化特征分析 | 第118-123页 |
5.2.1 橡胶林面积时空扩张变化特征 | 第119-121页 |
5.2.2 橡胶林扩张方向变化特征 | 第121-122页 |
5.2.3 橡胶林地利用动态度 | 第122页 |
5.2.4 橡胶林地相对变化率 | 第122-123页 |
5.3 1990至2010年西双版纳橡胶林的地形时空扩张特征机制分析 | 第123-125页 |
5.3.1 橡胶林的海拔空间分布特征 | 第123-124页 |
5.3.2 橡胶林的坡度分布特征 | 第124页 |
5.3.3 橡胶林的坡向空间分布特征 | 第124-125页 |
5.4 1990至2010年橡胶林时空变化的驱动因素机制分析 | 第125-129页 |
5.4.1 橡胶价格与橡胶林扩张 | 第126-127页 |
5.4.2 人口压力与橡胶林扩张 | 第127-129页 |
5.4.3 土地管理政策与橡胶林扩张 | 第12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129-132页 |
5.5.1 讨论 | 第129-130页 |
5.5.2 小结 | 第130-13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132-138页 |
6.1 主要研究结果及结论 | 第132-135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135-138页 |
致谢 | 第138-140页 |
参考文献 | 第140-150页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50-151页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持参与项目情况 | 第1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