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7页 |
Abstract | 第7-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5-25页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6-22页 |
1.2.1 植烟生态时空变化研究 | 第16-18页 |
1.2.2 烟叶质量时空变化研究 | 第18-19页 |
1.2.3 生态条件对烤烟品质的影响研究进展 | 第19-21页 |
1.2.4 生产比较优势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1.3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2-23页 |
1.4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4.1 文山烟区气候时空间变化 | 第23页 |
1.4.2 文山烟区土壤时空间变化 | 第23页 |
1.4.3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时空间变化 | 第23页 |
1.4.4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与生态条件的关系研究 | 第23页 |
1.4.5 文山烟叶生产比较优势时空变化 | 第23页 |
1.4.6 文山烟叶生产发展潜力分析 | 第23-24页 |
1.5 技术路线 | 第24-25页 |
第2章 文山烟区气候资源时空变化 | 第25-41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2.1.1 资料来源 | 第25页 |
2.1.2 不同区域生育时期界定 | 第25页 |
2.1.3 气候因子适宜性评价分析方法 | 第25-26页 |
2.1.4 植烟区气候变化统计方法 | 第26-27页 |
2.1.5 变异系数强弱判断标准 | 第27页 |
2.1.6 统计分析方法 | 第27页 |
2.2 结果分析 | 第27-38页 |
2.2.1 文山烟区气候基本 | 第27-28页 |
2.2.2 文山烟区气候空间变化 | 第28-32页 |
2.2.3 文山烟区气候时间变化 | 第32-38页 |
2.3 小结 | 第38-41页 |
2.3.1 文山烟区气候基本 | 第39页 |
2.3.2 文山烟区气候空间变化 | 第39页 |
2.3.3 文山烟区气候时间变化 | 第39-41页 |
第3章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 | 第41-64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41-43页 |
3.1.1 土样采集 | 第41-42页 |
3.1.2 土壤养分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2页 |
3.1.3 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方法 | 第42页 |
3.1.4 烟区土壤养分丰缺评价分析方法 | 第42-43页 |
3.1.5 变异系数强弱判断标准 | 第43页 |
3.1.6 烟区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绘制方法 | 第43页 |
3.2 结果分析 | 第43-59页 |
3.2.1 文山土地和土壤资源条件 | 第43-44页 |
3.2.2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pH和养分描述性统计 | 第44-45页 |
3.2.3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pH和养分随海拔变化 | 第45-49页 |
3.2.4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pH和养分空间变化 | 第49-55页 |
3.2.5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pH和养分随时间变化 | 第55-59页 |
3.3 小结 | 第59-64页 |
3.3.1 文山烟区土壤基本 | 第59-60页 |
3.3.2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pH和养分空间变化 | 第60-62页 |
3.3.3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pH和养时间变化 | 第62-64页 |
第4章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时空变化 | 第64-88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4.1.1 烟叶样品来源 | 第64-65页 |
4.1.2 烟叶化学指标的测定方法 | 第65页 |
4.1.3 变异系数强弱判断标准 | 第65页 |
4.1.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65页 |
4.2 结果与分析 | 第65-83页 |
4.2.1 文山烟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基本 | 第65-67页 |
4.2.2 文山烟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空间变化 | 第67-76页 |
4.2.3 文山烟区烟叶致香物质空间变化 | 第76-79页 |
4.2.4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时间变化 | 第79-83页 |
4.3 小结 | 第83-88页 |
4.3.1 文山烟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基本 | 第83页 |
4.3.2 文山烟区烟叶常规化学成分空间分布 | 第83-85页 |
4.3.3 文山烟区烟叶致香物质空间分布 | 第85-86页 |
4.3.4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时间变化 | 第86-88页 |
第5章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 | 第88-93页 |
5.1 材料与方法 | 第88页 |
5.1.1 数据来源 | 第88页 |
5.1.2 统计分析方法 | 第88页 |
5.2 结果与分析 | 第88-92页 |
5.2.1 文山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 第88-90页 |
5.2.2 文山烟区烟叶化学成分与土壤因素的关系 | 第90-92页 |
5.3 小结 | 第92-93页 |
第6章 文山烟区烟叶生产比较优势时空变化 | 第93-100页 |
6.1 材料与方法 | 第93-94页 |
6.1.1 数据来源 | 第93页 |
6.1.2 比较优势计算方法 | 第93页 |
6.1.3 变异系数强弱判断标准 | 第93-94页 |
6.1.4 统计分析方法 | 第94页 |
6.2 结果与分析 | 第94-98页 |
6.2.1 文山烟区烟叶生产比较优势空间变化 | 第94-95页 |
6.2.2 文山烟区烟叶生产时间变化 | 第95-97页 |
6.2.3 文山烟区烟叶生产规模和效率比较优势年际变化 | 第97-98页 |
6.2.4 文山烟叶生产综合比较优势年际变化 | 第98页 |
6.3 小结 | 第98-100页 |
第7章 文山烟区烤烟生产潜力分析 | 第100-108页 |
7.1 数据来源 | 第100-101页 |
7.2 结果与分析 | 第101-106页 |
7.2.1 文山烟区烟叶气候资源潜力分析 | 第101页 |
7.2.2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资源潜力分析 | 第101-102页 |
7.2.3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潜力分析 | 第102-105页 |
7.2.4 文山烟区烤烟种植规模潜力分析 | 第105-106页 |
7.3 小结 | 第106-108页 |
第8章 全文总结与创新点 | 第108-115页 |
8.1 文山烟区气候资源时空变化 | 第108-109页 |
8.2 文山烟区植烟土壤养分时空变化 | 第109-110页 |
8.3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时空变化 | 第110-112页 |
8.4 文山烟区烟叶质量与生态条件之间的关系 | 第112页 |
8.5 文山烟区烟叶比较优势空间变化 | 第112-113页 |
8.6 文山烟区烤烟生产潜力分析 | 第113页 |
8.7 创新点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5页 |
致谢 | 第125-126页 |
作者简介 | 第12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