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部门经济论文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安全评估和应急体系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1章 绪论第9-24页
    1.1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的背景与意义第9-10页
        1.1.1 课题背景第9页
        1.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研究的现状第10-13页
        1.2.1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发展历史第10-12页
        1.2.2 国内外电力系统安全评估研究的现状第12-13页
    1.3 电力系统应急体系研究的现状第13-15页
        1.3.1 美国的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第13-14页
        1.3.2 澳大利亚的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第14页
        1.3.3 国内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的现状第14-15页
    1.4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以下简称电力系统)供电特点第15-18页
        1.4.1 供电系统结构相对简单,系统设计冗余较大第15页
        1.4.2 变电所与炼化装置联系紧密,相互影响,风险较大第15-16页
        1.4.3 自成电力系统管理体系,有相对独立的电力系统管理部门第16页
        1.4.4 典型电力系统故障介绍第16-18页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第18-21页
        1.5.1 课题研究思路第18页
        1.5.2 课题研究内容第18-21页
    1.6 课题研究目标第21-22页
    1.7 研究采用的主要方法第22-24页
        1.7.1 基于FTA的多因素结合的电力系统故障分析方法第22页
        1.7.2 基于AHP的多因素结合的电力系统风险评估分析方法第22-24页
第2章 建立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指标及体系第24-46页
    2.1 建立思路第24-26页
    2.2 主要的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内容第26-28页
    2.3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的创建原则第28-29页
        2.3.1 全面性第28-29页
        2.3.2 层次性第29页
        2.3.3 适用性(可操作性)第29页
        2.3.4 科学性第29页
        2.3.5 时效性第29页
        2.3.6 先进性第29页
    2.4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安全评估体系实施基本方法和原则第29-33页
        2.4.1 基本方法第29-33页
        2.4.2 实施原则第33页
    2.5 安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结构第33-38页
        2.5.1 电网安全供电水平第36页
        2.5.2 静态电压安全性第36-37页
        2.5.3 暂态安全性第37页
        2.5.4 风险指标第37-38页
    2.6 电力系统安全评估指标计算方法第38-46页
        2.6.1 层次分析法介绍第38-39页
        2.6.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第39-40页
        2.6.3 确定重要度的相对重要比例标度第40-41页
        2.6.4 赋值及判断矩阵的建立第41-43页
        2.6.5 相对重要度计算和一致性检验第43-44页
        2.6.6 层次总排序第44-46页
第3章 电力系统安全风险评估体系在3第46-55页
    3.1 3第46-49页
        3.1.1 3第46-47页
        3.1.2 供电特点第47-49页
    3.2 中3变电所结构评估指标第49-51页
        3.2.1 关键设备元件过载风险评估第49页
        3.2.2 重要供电线路结构与运行风险评估第49-51页
    3.3 技术评估指标第51页
        3.3.1 运行管理评估第51页
        3.3.2 继电保护配置的技术安全风险评价第51页
    3.4 中3变电所设备评估指标第51-53页
    3.5 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分析第53-55页
第4章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应急体系研究第55-69页
    4.1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应急管理思路和原则第55-58页
        4.1.1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应急管理思路第55-56页
        4.1.2 炼化企业电力系统应急管理基本原则:第56-58页
    4.2 电力系统应急体系的构建第58-69页
        4.2.1 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抗电网结构风险内容:第58-67页
        4.2.2 电力系统应急管理体系中的抗电网设备风险内容:第67-69页
第5章 结论与展望第69-71页
    5.1 主要结论第69-70页
    5.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4页
致谢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卟啉和DTF类纯有机染料敏化剂的设计与理论研究
下一篇:基于RTDS的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不对称故障穿越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