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财政、国家财政论文--中国财政论文--财政收入、支出论文--税收论文

税制改革对居民税收道德的影响:理论与实证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21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8-11页
        1.1.1 研究背景第8-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2.1 税收道德的提出第11-12页
        1.2.2 税收道德对税收遵从的影响第12页
        1.2.3 税收道德的影响因素第12-14页
        1.2.4 文献述评第14-16页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第16-19页
        1.3.1 研究方法第16-17页
        1.3.2 研究框架第17-19页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之处第19-21页
        1.4.1 研究难点第19-20页
        1.4.2 创新之处第20-21页
2 税制改革影响税收道德的理论分析第21-34页
    2.1 税收遵从模型与税收道德的影响因素第21-31页
        2.1.1 基于预期效用理论的税收遵从模型第21-25页
        2.1.2 基于前景理论的税收遵从模型第25-28页
        2.1.3 基于心理税收账户理论的税收道德影响因素分析第28-29页
        2.1.4 基于心理税收合同理论的税收道德影响因素分析第29-31页
    2.2 税制改革对税收道德的影响第31-34页
        2.2.1 模型构建第31-32页
        2.2.2 研究假设第32-34页
3 分税制改革以来中国居民税收道德的变化趋势第34-43页
    3.1 分税制改革概述第34页
    3.2 数据描述和估计策略第34-38页
        3.2.1 数据描述第34-36页
        3.2.2 估计策略第36-38页
    3.3 实证结果第38-43页
        3.3.1 混合回归结果第38-41页
        3.3.2 秩和检验结果第41-43页
4 “营改增”试点对居民税收道德的影响:基于微观数据的分析第43-55页
    4.1 “营改增”试点概述第43-45页
    4.2 估计策略第45-47页
    4.3 基本结果第47-51页
    4.4 处理效应的异质性第51-53页
    4.5 其他稳健性检验第53-55页
5 税制改革对税收道德的影响渠道: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分析第55-60页
    5.1 估计策略第55-56页
    5.2 变量的选取与描述性统计第56-58页
    5.3 实证结果第58-60页
6 结论与展望第60-64页
    6.1 结论与政策含义第60-62页
    6.2 不足与研究展望第62-64页
附录第64-79页
    附录A 第二章中十个命题的证明第64-76页
    附录B 极大似然估计量和半非参数估计量的推导第76-78页
    附录C 核匹配双重差分估计量的推导第78-79页
参考文献第79-89页
后记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产性农业补贴效应研究
下一篇:个人所得税再分配效应研究--基于CHIPS微观住户调查数据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