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2页 |
| 1.1 课题背景 | 第12页 |
| 1.2 工程车辆变速器的分类和原理 | 第12-16页 |
| 1.2.1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 | 第12-13页 |
| 1.2.2 液力自动变速器 | 第13页 |
| 1.2.3 动力换挡自动变速器 | 第13-16页 |
| 1.2.4 液压机械无级变速器 | 第16页 |
| 1.3 无级变速器国内外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6-19页 |
| 1.3.1 国外无级变速器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 1.3.2 国内无级变速器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第18-19页 |
| 1.4 无级变速器控制部分TCU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4.1 国外无级变速器控制部分TCU的研究现状 | 第19-20页 |
| 1.4.2 国内无级变速器控制部分TCU的研究现状 | 第20页 |
| 1.5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研究意义 | 第20-22页 |
| 第2章 EMCVT机械结构分析及控制系统要求 | 第22-30页 |
| 2.1 EMCVT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2-25页 |
| 2.1.1 EMCVT的机械结构 | 第22-23页 |
| 2.1.2 EMCVT的工作原理 | 第23-25页 |
| 2.2 EMCVT的受力分析 | 第25-27页 |
| 2.2.1 摆销链受力分析 | 第25-26页 |
| 2.2.2 出、入口处摆销及链板受力分析 | 第26-27页 |
| 2.3 EMCVT对控制系统的要求 | 第27-28页 |
| 2.3.1 输入与输出信号 | 第27页 |
| 2.3.2 传感器的选择 | 第27-28页 |
| 2.3.3 电机的选择 | 第28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3章 EMCVT控制模型的建立 | 第30-39页 |
| 3.1 EMCVT速比模型的建立 | 第30-34页 |
| 3.1.1 夹紧力分析 | 第30-32页 |
| 3.1.2 推力比的计算 | 第32-33页 |
| 3.1.3 速比模型的建立 | 第33-34页 |
| 3.2 总体控制方案 | 第34页 |
| 3.3 档位控制方案 | 第34-36页 |
| 3.4 车辆状态控制方案 | 第36页 |
| 3.5 电机控制控制方案 | 第36-38页 |
| 3.5.1 速比电机的控制 | 第36页 |
| 3.5.2 离合器电机的控制 | 第36-38页 |
| 3.6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EMCVT硬件系统的构建 | 第39-57页 |
| 4.1 EMCVT的硬件系统总体构想 | 第39页 |
| 4.2 Tricore 1782芯片介绍 | 第39-41页 |
| 4.3 Tricore 1782外围调试电路 | 第41-43页 |
| 4.3.1 振荡器和锁相环、模拟数字转换器电路设计 | 第41-42页 |
| 4.3.2 电源口解耦电路: | 第42-43页 |
| 4.3.3 晶振电路与外部扩展EEPROM电路 | 第43页 |
| 4.4 电源控制电路的设计 | 第43-45页 |
| 4.5 信号电路的设计 | 第45-47页 |
| 4.5.1 开关量信号电路的设计 | 第45页 |
| 4.5.2 脉冲信号电路设计 | 第45页 |
| 4.5.3 A/D信号电路设计 | 第45-47页 |
| 4.6 CAN收发芯片及USB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 | 第47-48页 |
| 4.6.1 CAN收发芯片电路的设计 | 第47-48页 |
| 4.6.2 USB数据传输电路的设计 | 第48页 |
| 4.7 电机控制部分电路设计 | 第48-52页 |
| 4.7.1 PWM信号控制 | 第48-50页 |
| 4.7.2 电机驱动电路H桥的工作原理 | 第50-51页 |
| 4.7.3 TLE7182控制H桥电路 | 第51-52页 |
| 4.8 PCB板的制作 | 第52-55页 |
| 4.9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 第5章 EMCVT控制策略研究与仿真实验 | 第57-81页 |
| 5.1 EMCVT数据的标定 | 第57-60页 |
| 5.2 D2P软件平台简介 | 第60-61页 |
| 5.3 EMCVT控制系统总体策略及控制模块的组成 | 第61页 |
| 5.3.1 EMCVT控制系统的总体控制策略 | 第61页 |
| 5.3.2 控制模块的总体组成 | 第61页 |
| 5.4 传感器输入模块 | 第61-68页 |
| 5.4.1 开关量量信号输入 | 第62-63页 |
| 5.4.2 模拟量信号输入 | 第63-64页 |
| 5.4.3 脉冲信号的输入 | 第64页 |
| 5.4.4 参考档位信号和实际档位信号 | 第64-66页 |
| 5.4.5 CAN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 第66-68页 |
| 5.5 主程序控制模块 | 第68-70页 |
| 5.6 汽车状态控制模块 | 第70-74页 |
| 5.6.1 汽车停止状态模块 | 第70-71页 |
| 5.6.2 汽车起步状态模块 | 第71-72页 |
| 5.6.3 汽车运行状态模块 | 第72-73页 |
| 5.6.4 汽车其他状态 | 第73-74页 |
| 5.6.5 汽车倒档状态 | 第74页 |
| 5.7 速比电机控制模块 | 第74-75页 |
| 5.8 保护与故障识别程序 | 第75-77页 |
| 5.9 设计参数的定义 | 第77-78页 |
| 5.10 程序可行性验证 | 第78-80页 |
| 5.11 本章小结 | 第80-81页 |
| 第6章 EMCVT实验板的调试 | 第81-93页 |
| 6.1 DAVE及Tasking,Memtool软件介绍 | 第81-83页 |
| 6.1.1 DAVE软件介绍 | 第81页 |
| 6.1.2 Tasking软件介绍 | 第81-82页 |
| 6.1.3 Memtool软件介绍 | 第82-83页 |
| 6.2 制作开发板与上位机连接 | 第83页 |
| 6.3 单片机信号输入输出口的定义 | 第83-85页 |
| 6.4 GPIO通用输入输出信号的调试 | 第85-87页 |
| 6.5 A/D信号的调试 | 第87-90页 |
| 6.6 GPTA通用定时器模块产生PWM信号 | 第90-92页 |
| 6.7 本章小结 | 第92-93页 |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93-94页 |
| 7.1 结论 | 第93页 |
| 7.2 展望 | 第93-94页 |
| 参考文献 | 第94-97页 |
| 致谢 | 第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