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安全中的安全事件验证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10-25页 |
·网络安全的发展与现状 | 第10-13页 |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脆弱性 | 第10-11页 |
·计算机网络安全所面临的威胁 | 第11页 |
·破坏网络安全的行为 | 第11页 |
·计算机网络中的安全缺陷及产生的原因 | 第11-12页 |
·网络攻击和入侵的主要途径 | 第12-13页 |
·网络安全的威胁及对策 | 第13-17页 |
·影响网络安全的主要因素 | 第13-14页 |
·网络安全的威胁与对策 | 第14-15页 |
·常见的网络攻击及其防范对策 | 第15-17页 |
·确保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 第17-21页 |
·网络安全的防范措施 | 第17-18页 |
·常用的网络安全技术 | 第18-19页 |
·增强网络安全的方法 | 第19-21页 |
·安全事件及处理 | 第21-23页 |
·安全事件及处置能力 | 第21-22页 |
·安全事件处置能力的好处 | 第22-23页 |
·论文目标结构安排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安全事件验证在计算机应急处置中的应用 | 第25-38页 |
·安全应急响应发展历史 | 第25-28页 |
·国际应急响应组织的发展 | 第25-26页 |
·我国应急响应组织的发展 | 第26-28页 |
·网络安全应急响应及发展方向 | 第28-36页 |
·应急响应概述 | 第29-31页 |
·为什么需要应急响应 | 第31-32页 |
·应急响应组 | 第32-35页 |
·应急响应的发展方向 | 第35-36页 |
·安全事件验证在应急响应中的作用和不足 | 第36-38页 |
·安全事件验证在应急响应中的作用 | 第36-37页 |
·当前安全事件验证的不足 | 第37-38页 |
第三章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总体功能介绍和技术背景 | 第38-54页 |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设计背景 | 第38-44页 |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设计背景 | 第38-39页 |
·国外安全事件技术发展现状 | 第39-40页 |
·国内安全事件技术发展现状 | 第40-42页 |
·同类产品技术特点 | 第42-44页 |
·基于多数据源融合的安全事件验证技术 | 第44-48页 |
·技术框架 | 第44-46页 |
·基于多数据源融合的安全事件识别 | 第46-47页 |
·基于白名单的可信事件过滤 | 第47页 |
·基于时序与行为特征相结合的专家处理中心 | 第47-48页 |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各部分信息作用 | 第48-53页 |
·主机信息 | 第49页 |
·进程信息 | 第49页 |
·端口信息 | 第49页 |
·注册表信息 | 第49-50页 |
·系统日志信息 | 第50页 |
·IE加载项信息 | 第50-51页 |
·服务信息 | 第51页 |
·驱动信息 | 第51页 |
·补丁信息 | 第51页 |
·文件关联信息 | 第51-52页 |
·Host文件信息 | 第52页 |
·IDS日志信息 | 第52-53页 |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概述 | 第53-54页 |
第四章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设计与实现 | 第54-61页 |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的组成部分及需求分析 | 第54-55页 |
·安全事件验证系统环境 | 第55页 |
·事件信息源获取模块具体功能 | 第55-58页 |
·事件信息源获取模块操作流程 | 第55-58页 |
·数据与处理模块实现 | 第58-59页 |
·数据与处理模块实现过程如下 | 第58-59页 |
·相关试验情况 | 第59-61页 |
·信息源分布采集模块生成 | 第59页 |
·在目标设备上进行采集 | 第59-60页 |
·导入验证系统 | 第60页 |
·进行验证 | 第60-61页 |
第五章 信息安全事件在安全评估中的应用 | 第61-68页 |
·概述 | 第61-62页 |
·安全事件分析 | 第62-65页 |
·基本框架 | 第62-63页 |
·数据来源 | 第63-64页 |
·支撑技术 | 第64页 |
·评估依据 | 第64-65页 |
·分析结果 | 第65页 |
·权值 | 第65-66页 |
·安全评估 | 第66-68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