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前言 | 第7-14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7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7-8页 |
(一) 理论意义 | 第7-8页 |
(二) 实践意义 | 第8页 |
三、文献综述 | 第8-12页 |
(一) 国内生命教育研究概况 | 第8-11页 |
(二) 国外生命教育研究概况 | 第11-12页 |
(三) 对文献相关研究的评价 | 第12页 |
四、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五、研究方法 | 第13页 |
(一) 文献研究法 | 第13页 |
(二) 问卷调查法 | 第13页 |
(三) 访谈法 | 第13页 |
六、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第一章 学校生命教育的理性思考 | 第14-27页 |
一、生命教育的概念 | 第14-15页 |
二、学校生命教育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三、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 第16-19页 |
(一) 生命哲学 | 第16-17页 |
(二) 生命伦理学 | 第17-18页 |
(三) 人本主义教育思想 | 第18-19页 |
四、生命教育的实践 | 第19-25页 |
(一) 国内生命教育的实践 | 第19-23页 |
(二) 国外生命教育的实践 | 第23-25页 |
五、开展生命教育对小学生的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小学生命教育开展现状调研——以宿州市LT小学为例 | 第27-42页 |
一、对学生的调查 | 第27-31页 |
(一) 生命认知度调查 | 第27-28页 |
(二) 生命情感与人生态度调查 | 第28-30页 |
(三) 对死亡的认知度调查 | 第30-31页 |
二、对教师的调查 | 第31-35页 |
(一) 教师对开展生命教育必要性与参与度调查 | 第32-33页 |
(二) 教师对生命教育开展途径的态度调查 | 第33-34页 |
(三) 教师对生命教育师资分配的认识调查 | 第34页 |
(四) 教师对开展生命教育困难的认识调查 | 第34-35页 |
三、对学校生命教育开展状况的调查 | 第35-39页 |
(一) 生命教育课程的调查 | 第35-36页 |
(二) 生命教育开展方式的调查 | 第36-39页 |
四、对学校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调查 | 第39-42页 |
(一) 学校生命教育的物质环境调查 | 第39-40页 |
(二) 学校生命教育的人文环境调查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小学生命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42-49页 |
一、小学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5页 |
(一) 学生在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2-43页 |
(二) 教师在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43页 |
(三) 教育部门、学校对小学生命教育的重视度不够 | 第43-45页 |
二、小学生命教育开展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45-49页 |
(一) 传统文化和当代社会低俗文化的不良影响 | 第45页 |
(二) 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倾向 | 第45-46页 |
(三) 教育评价制度的负面影响 | 第46-47页 |
(四) 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方式 | 第47页 |
(五) 学生自身的原因 | 第47-49页 |
第四章 改善小学生命教育的对策 | 第49-54页 |
一、总体设置小学生命教育的规划纲要 | 第49页 |
二、提升小学教师的生命素养建设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 第49-50页 |
(一) 帮助教师营造幸福人生 | 第49-50页 |
(二) 摈弃传统教育观并树立实施小学生命教育的理念 | 第50页 |
(三) 建设一支高水平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 | 第50页 |
三、挖掘、整合小学生命教育资源 | 第50-51页 |
(一) 完善小学生命教育的内容 | 第50-51页 |
(二) 组织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建立生命教育实践基地 | 第51页 |
四、建立科学的生命教育评价机制 | 第51-52页 |
五、确立生命教育科研奖励制度从而推动生命教育的研究 | 第52页 |
六、加强学校与家庭、社会之间的相互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附录 | 第57-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