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海洋学论文--海洋资源与开发论文

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中国海洋功能区划相关问题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0-13页
        1.1.1. 海洋生态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第10-11页
        1.1.2. 海域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需求第11-12页
        1.1.3.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9页
        1.2.1. 基本概念界定第13-15页
        1.2.2. 国外海洋区划理论第15-17页
        1.2.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理论第17-19页
    1.3. 主要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第19-20页
        1.3.1. 研究思路第19-20页
        1.3.2. 研究方法第20页
        1.3.3. 创新点第20页
2. 海洋生态安全内涵及适用性第20-24页
    2.1. 海洋生态安全的提出第20-21页
    2.2. 海洋生态安全的内涵第21-23页
        2.2.1. 海洋生态安全以海洋生态系统稳定为基础第21页
        2.2.2. 海洋生态安全以免受海洋灾害威胁为要求第21-22页
        2.2.3. 海洋生态安全具有整体性、动态性和滞后性第22页
        2.2.4. 海洋生态安全强调过程安全第22页
        2.2.5. 多元主体参与是海洋生态安全的内在要求第22-23页
        2.2.6. 海洋生态安全注重可持续发展第23页
    2.3. 海洋生态安全对海洋功能区划的适用性第23-24页
        2.3.1. 内容上的一致性第23页
        2.3.2. 海洋生态安全能够有效改善现行海洋功能区划问题第23-24页
        2.3.3. 海洋生态安全已多次用于指导海洋管理实践第24页
3.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4-32页
    3.1.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现状第24-29页
        3.1.1.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的发展演进第24-26页
        3.1.2. 现行海洋功能区划的主要内容第26-29页
    3.2. 我国海洋功能区划存在的问题第29-32页
        3.2.1. 经济导向而非生态安全导向第29-30页
        3.2.2. 单一功能与多重功能的矛盾第30页
        3.2.3. 区划动态适应性不足第30-31页
        3.2.4. 缺少实质性的公众参与第31页
        3.2.5. 区划过程不完善第31页
        3.2.6. 对海洋灾害因素考虑不足第31-32页
4. 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海洋功能区划内容与过程优化第32-40页
    4.1. 海洋功能区划的目标优化第32-34页
        4.1.1. 根本目标第32页
        4.1.2. 海洋生态保护目标第32-33页
        4.1.3. 海洋开发利用目标第33页
        4.1.4. 海域综合整治目标第33-34页
    4.2. 海洋功能区划的原则优化第34-36页
        4.2.1. 海洋生态优先原则第34页
        4.2.2. 协调性原则第34-35页
        4.2.3. 兼容性原则第35页
        4.2.4. 前瞻性原则第35-36页
        4.2.5. 多元主体参与原则第36页
    4.3. 海洋功能区划的参与主体优化第36-37页
        4.3.1. 拓展区划参与角色第36-37页
        4.3.2. 扩大主体参与过程第37页
        4.3.3. 转变主体参与方式第37页
    4.4. 海洋功能区划的过程优化第37-40页
        4.4.1. 区划准备与制定第38-39页
        4.4.2. 区划实施与执法第39-40页
        4.4.3. 区划监测与评估第40页
5. 基于海洋生态安全的海洋功能区划的合理化建议第40-50页
    5.1. 优化调整区划分类体系第40-43页
        5.1.1. 扩大海洋保护区比例第40-41页
        5.1.2. 集约优化港口区布局第41-43页
    5.2. 将海洋灾害作为区划的重要考虑因素第43-48页
        5.2.1. 合理区划海岸线蚀退区域第43-45页
        5.2.2. 合理区划其他灾害区域第45-48页
    5.3. 建立健全区划保障体系第48-50页
        5.3.1. 完善区划法律体系建设第48-49页
        5.3.2. 健全功能区生态补偿机制第49页
        5.3.3. 推进区划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第49-50页
        5.3.4. 普及区划生态保护意识第50页
6. 结论第50-52页
参考文献第52-54页
致谢第54-56页
个人简历第56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遗址类博物馆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以山东嘉祥武氏墓群石刻博物馆为例
下一篇:青岛市海洋科技创新体系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