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选题依据 | 第10-11页 |
·研究现状综述 | 第11-14页 |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4-17页 |
第2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第17-20页 |
·南宁市自然地理环境概况 | 第17-18页 |
·实验地采样点概况 | 第18-20页 |
第3章 样品采集、预处理与分析方法 | 第20-23页 |
·土壤剖面样品的采集 | 第20页 |
·土样制备及预处理 | 第20-21页 |
·样品分析 | 第21-22页 |
·研究区的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第22-23页 |
第4章 土壤基本性质与有机碳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 第23-53页 |
·各典型土壤剖面不同深层土壤的 pH 值及变化特征 | 第23-26页 |
·各典型土壤剖面不同深层的含水量垂向变化特征 | 第26-28页 |
·各典型土壤剖面不同深层有机碳含量垂向分布特征 | 第28-34页 |
·各典型土壤剖面全氮含量垂向分布特征及土壤碳氮比 | 第34-39页 |
·各典型土壤剖面腐殖质组成特征及胡敏酸与富里酸比值变化特征 | 第39-48页 |
·土壤有机碳与相关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第48-50页 |
·讨论与总结 | 第50-53页 |
第5章 土壤腐殖质主要组分胡敏酸富里酸红外光谱分析 | 第53-73页 |
·土壤腐殖质的元素组成和结构 | 第53-54页 |
·土壤腐殖质红外光谱分析 | 第54-72页 |
·讨论 | 第72页 |
·结论 | 第72-73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主要结论 | 第73-75页 |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