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1页 |
1.1 水污染现状及常用水处理技术 | 第10-12页 |
1.1.1 我国水污染现状 | 第10页 |
1.1.2 常用水处理技术 | 第10-12页 |
1.2 絮凝剂的种类及絮凝剂的研究进展 | 第12-15页 |
1.2.1 无机絮凝剂 | 第12-13页 |
1.2.2 有机高分子絮凝剂 | 第13-15页 |
1.2.3 微生物絮凝剂 | 第15页 |
1.3 镁盐絮凝剂及聚硅酸金属盐类絮凝剂的应用及研究进展 | 第15-19页 |
1.3.1 镁盐絮凝剂 | 第16-17页 |
1.3.2 聚硅酸金属盐絮凝剂 | 第17-19页 |
1.4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 第19-21页 |
1.4.1 课题来源及研究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设备与方法 | 第21-28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2.1.1 实验主要试剂 | 第21-22页 |
2.1.2 实验用水 | 第22页 |
2.2 实验主要仪器及设备 | 第22-23页 |
2.3 实验步骤 | 第23-25页 |
2.3.1 聚硅酸的制备 | 第23-24页 |
2.3.2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制备 | 第24页 |
2.3.3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表征 | 第24-25页 |
2.3.4 絮凝剂性能研究 | 第25页 |
2.4 实验方法及主要指标测定方法 | 第25-28页 |
2.4.1 混凝实验 | 第25-26页 |
2.4.2 PDA在线监测 | 第26页 |
2.4.3 主要指标测试方法 | 第26-28页 |
第三章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形态、结构及形貌研究 | 第28-39页 |
3.1 聚硅酸制备影响因素的研究 | 第28-31页 |
3.1.1 制备pH值的影响 | 第28-29页 |
3.1.2 二氧化硅质量分数的影响 | 第29-30页 |
3.1.3 聚合温度的影响 | 第30-31页 |
3.2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形态、结构及形貌研究 | 第31-37页 |
3.2.1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的制备 | 第31-32页 |
3.2.2 Fe-Ferron逐时络合分析 | 第32-33页 |
3.2.3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3-35页 |
3.2.4 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35-36页 |
3.2.5 扫描电镜(SEM)观测 | 第36-3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四章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制备影响因素及性能研究 | 第39-59页 |
4.1 聚硅酸铁镁絮凝剂制备影响因素研究 | 第39-48页 |
4.1.1 铁硅摩尔比(Fe/Si)对絮凝剂性能的影响 | 第39-41页 |
4.1.2 镁硅摩尔比(Mg/Si)对絮凝剂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4.1.3 碱化度(OH/M)对絮凝剂性能的影响 | 第44-46页 |
4.1.4 熟化时间对絮凝剂性能的影响 | 第46-48页 |
4.2 各絮凝剂处理珠江原水的比较 | 第48-52页 |
4.3 各絮凝剂对模拟印染废水色度去除的研究 | 第52-55页 |
4.3.1 pH值对不同絮凝剂处理分散艳蓝模拟印染废水的影响 | 第53-54页 |
4.3.2 pH值对不同絮凝剂处理直接橙S模拟印染废水的影响 | 第54-55页 |
4.4 不同絮凝剂对模拟印染废水脱色性能的比较 | 第55-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9页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附件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