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工业经济论文--中国工业经济论文--工业建设与发展论文

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2页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第11-13页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第11-12页
        1.1.2 论文研究目的第12页
        1.1.3 论文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7页
        1.2.1 能源效率测算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研究现状第14-16页
        1.2.3 回弹效应研究现状第16-17页
        1.2.4 研究现状评述第17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方法第17-20页
        1.3.1 研究内容第17-20页
        1.3.2 论文研究方法第20页
    1.4 论文创新之处第20-22页
第2章 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相关理论基础第22-31页
    2.1 概念界定第22-23页
        2.1.1 制造业第22页
        2.1.2 能源效率第22-23页
        2.1.3 能源回弹效应第23页
    2.2 能源效率的测度第23-24页
        2.2.1 单要素能源效率第23-24页
        2.2.2 全要素能源效率第24页
    2.3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选取第24-26页
    2.4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第26-30页
        2.4.1 能源消费结构第26页
        2.4.2 技术进步第26-27页
        2.4.3 能源价格第27-28页
        2.4.4 对外开放第28页
        2.4.5 企业规模第28-29页
        2.4.6 资本深化程度第29-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测度与分析第31-40页
    3.1 全要素能源效率测算方法的比选第31-32页
    3.2 基于SFA能源效率测算模型第32-33页
    3.3 数据来源与处理第33-34页
        3.3.1 数据来源第33页
        3.3.2 数据处理第33-34页
        3.3.3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34页
    3.4 能源效率测算结果分析第34-39页
        3.4.1 模型及系数检验第34-35页
        3.4.2 制造业分行业能源效率结果分析第35-37页
        3.4.3 不同要素密集型制造业能源效率分析第37-39页
    3.5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4章 中国制造业能源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第40-51页
    4.1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模型第40页
    4.2 数据处理第40-41页
    4.3 回归结果分析第41-44页
        4.3.1 能源消费结构对能源效率表现出负向影响第41-42页
        4.3.2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未达到预期的促进作用第42页
        4.3.3 能源价格对能源效率表现出正向影响第42-43页
        4.3.4 对外开放总体上对能源效率表现出负向影响第43页
        4.3.5 企业规模对不同类别行业表现出差异化影响第43-44页
        4.3.6 资本深化对能源效率表现出正向影响第44页
    4.4 引入回弹效应情形下的结果分析第44-50页
        4.4.1 回弹效应测算模型第44-47页
        4.4.2 数据的说明及处理第47页
        4.4.3 回弹效应的测算结果第47-48页
        4.4.4 技术进步对能源效率影响再分析第48-50页
    4.5 本章小结第50-51页
第5章 提高能源效率的对策建议第51-55页
    5.1 宏观层面对策第51-52页
        5.1.1 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第51页
        5.1.2 深化能源价格改革第51-52页
    5.2 产业层面对策第52-53页
        5.2.1 制定行业差异化产业及能源政策第52-53页
        5.2.2 加强资本深化以及转变资本深化方式第53页
    5.3 企业层面对策第53-54页
        5.3.1 加强研发投入第53-54页
        5.3.2 防止对外开放陷阱及企业规模盲目扩大第54页
    5.4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结论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和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2-63页
致谢第63-64页
附录第64-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东北三省制造业企业竞争优势评价研究
下一篇:我国生物医药和化学医药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