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新型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吸附有机污染物性能的研究

摘要第4-7页
ABSTRACT第7-9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18页
    1.1 我国的水资源现状第13页
    1.2 简述工业污水中的有机物第13-14页
        1.2.1 双酚A第13页
        1.2.2 染料第13-14页
    1.3 废水处理技术第14-15页
    1.4 基于碳纳米材料的吸附剂第15-17页
        1.4.1 碳纳米洋葱第16页
        1.4.2 石墨烯及其复合物第16-17页
        1.4.3 生物质活性炭第17页
    1.5 课题研究目的及内容第17-18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18-27页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第18-20页
        2.1.1 实验试剂第18-19页
        2.1.2 被吸附物的结构式及物理性质第19-20页
        2.1.3 实验仪器第20页
    2.2 材料的表征第20-21页
    2.3 吸附实验第21-22页
        2.3.1 吸附双酚A实验第21页
        2.3.2 吸附亚甲基蓝、刚果红和甲基橙实验第21-22页
    2.4 实验数据分析第22-27页
        2.4.1 配制BPA标准溶液并绘制标准曲线第22-23页
        2.4.2 配制染料溶液以及绘制标准曲线第23页
        2.4.3 吸附率和分配系数的计算第23页
        2.4.4 吸附量的计算第23-24页
        2.4.5 吸附等温线模型及热力学分析第24-25页
        2.4.6 吸附动力学分析第25-27页
第三章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的制备及吸附双酚A的研究第27-38页
    3.1 引言第27页
    3.2 实验方法第27-30页
        3.2.1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的制备第27-28页
            3.2.1.1 制备实验用蜡烛第28页
            3.2.1.2 收集蜡烛灰第28页
            3.2.1.3 高温煅烧蜡烛灰第28页
        3.2.2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吸附双酚A的实验第28-29页
        3.2.3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双酚A含量第29-3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30-37页
        3.3.1 表征第30-33页
            3.3.1.1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的SEM和TEM分析第30-31页
            3.3.1.2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的BET、Raman光谱和XRD分析第31-32页
            3.3.1.3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的XPS分析第32-33页
        3.3.2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吸附双酚A性能的研究第33-37页
            3.3.2.1 溶液的pH对吸附的影响第33-34页
            3.3.2.2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对双酚A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第34-35页
            3.3.2.3 磁性碳纳米洋葱材料吸附双酚A的动力学研究第35-37页
    3.4 本章小结第37-38页
第四章 Zn-MOFs-GO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亚甲基蓝的研究第38-50页
    4.1 引言第38-39页
    4.2 实验方法第39-41页
        4.2.1 Zn-MOFs-GO复合材料的制备第39-40页
            4.2.1.1 制备氧化石墨烯(GO)第39页
            4.2.1.2 制备Zn-MOFs-GO复合材料第39-40页
        4.2.2 Zn-MOFs-GO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的实验第40-41页
        4.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MB含量第4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41-48页
        4.3.1 表征第41-43页
            4.3.1.1 Zn-MOFs-GO复合材料的SEM和TEM分析第41-42页
            4.3.1.2 Zn-MOFs-GO复合材料的XPS分析第42-43页
        4.3.2 Zn-MOFs-GO复合材料吸附亚甲基蓝性能的研究第43-48页
            4.3.2.1 溶液的pH对吸附的影响第43-44页
            4.3.2.2 Zn-MOFs-GO复合材料对MB的吸附等温线研究第44-45页
            4.3.2.3 Zn-MOFs-GO复合材料吸附MB的热力学分析第45-46页
            4.3.2.4 Zn-MOFs-GO复合材料吸附MB的动力学研究第46-48页
    4.4 本章小结第48-50页
第五章 杏鲍菇基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刚果红、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研究第50-64页
    5.1 引言第50页
    5.2 实验方法第50-53页
        5.2.1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制作方法第50-51页
            5.2.1.1 制备杏鲍菇基碳第50-51页
            5.2.1.2 制备杏鲍菇基活性炭(PEAC)材料第51页
        5.2.2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吸附刚果红、甲基橙和亚甲基蓝的实验第51-53页
        5.2.3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分析染料(CR、MO、MB)含量第53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53-62页
        5.3.1 表征第53-56页
            5.3.1.1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SEM和TEM分析第53-54页
            5.3.1.2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Raman光谱分析第54页
            5.3.1.3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BET分析第54-55页
            5.3.1.4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XPS分析第55-56页
        5.3.2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吸附刚果红、甲基橙及亚甲基蓝的研究第56-62页
            5.3.2.1 溶液的pH对吸附的影响第56-57页
            5.3.2.2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吸附等温线分析第57-59页
            5.3.2.3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吸附热力学分析第59-61页
            5.3.2.4 杏鲍菇基活性炭材料的吸附动力学分析第61-62页
    5.4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5页
    6.1 总结第64页
    6.2 展望第64-65页
参考文献第65-77页
致谢第77-7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78-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植酸包覆磁性纳米粒子的合成及其抑制MG-63性能研究
下一篇:纳米颗粒在自由分子区内的升力及热泳力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