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认定与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第11-14页 |
1.1.1 研究的现实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理论背景 | 第12-13页 |
1.1.3 研究问题的确定 | 第13-14页 |
1.2 研究概念界定 | 第14-16页 |
1.2.1 市场机会 | 第14页 |
1.2.2 组织认定 | 第14-15页 |
1.2.3 能力构建 | 第15页 |
1.2.4 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15-16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4 研究目标和意义 | 第16-17页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7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9-32页 |
2.1 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研究综述 | 第19-22页 |
2.1.1 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的影响因素 | 第19-21页 |
2.1.2 OEM企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 第21-22页 |
2.2 市场机会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2.2.1.机会识别 | 第23-25页 |
2.2.2 机会利用 | 第25页 |
2.3 组织认定研究综述 | 第25-29页 |
2.3.1 组织认定的涵义和特征 | 第26-28页 |
2.3.2 组织认定在企业的应用研究 | 第28-29页 |
2.4 能力构建研究综述 | 第29-31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理论模型构建 | 第32-38页 |
3.1 市场机会、组织认定和能力构建间的动态平衡 | 第32-33页 |
3.2 市场机会和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33-35页 |
3.3 组织认定和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35-36页 |
3.4 能力构建和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36页 |
3.5 动态平衡下的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36-37页 |
3.6 理论框架模型初构 | 第37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及案例研究过程 | 第38-51页 |
4.1 研究方法和案例企业选择 | 第38-39页 |
4.1.1 方法选择 | 第38页 |
4.1.2 案例企业选择 | 第38-39页 |
4.2 数据收集和信度、效度 | 第39-41页 |
4.2.1 多重数据来源 | 第39-40页 |
4.2.2 信度与效度 | 第40-41页 |
4.3 案例描述和数据分析 | 第41-50页 |
4.3.1 晶华光学 | 第41-43页 |
4.3.2 富士康 | 第43-46页 |
4.3.3 数据分析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和理论发展 | 第51-74页 |
5.1 案例分析和提出命题 | 第51-69页 |
5.1.1 市场机会与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51-55页 |
5.1.2 组织认定与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55-59页 |
5.1.3 能力构建与OEM企业转型升级战略 | 第59-64页 |
5.1.4 动态平衡下的OEM企业转型升级过程 | 第64-69页 |
5.2 研究结果讨论 | 第69-72页 |
5.3 理论模型的修正 | 第72-7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结论 | 第74-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6-87页 |
致谢 | 第87-88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