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紫外辐射对腐殖酸溶液理化性质及其化学凝聚性的作用机理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水源水体中腐殖酸的来源第9页
    1.2 腐殖酸去除的重要性第9-10页
    1.3 腐殖酸的去除技术综述第10-12页
    1.4 光辐射对有机物结构性质的影响第12-13页
    1.5 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1.6 课题研究概要第15-16页
        1.6.1 紫外照射后腐殖酸理化性质变化规律第15-16页
        1.6.2 紫外照射前后不同水质条件下腐殖酸混凝规律第16页
        1.6.3 紫外预处理腐殖酸混凝促进作用机理第16页
    1.7 论文的构成第16-18页
2 腐殖酸光辐射转化及混凝的理论基础第18-29页
    2.1 天然有机物光反应基础第18-22页
        2.1.1 光反应的基础理论第18-20页
        2.1.2 天然有机物光化学过程发生的机制第20-21页
        2.1.3 天然水体中有机物的光氧化降解第21-22页
    2.2 腐殖酸的结构及物化性质第22-24页
        2.2.1 腐殖酸的结构第22-23页
        2.2.2 腐殖酸的物化性质第23-24页
    2.3 腐殖酸的混凝基础第24-29页
        2.3.1 金属盐与有机物的化学作用第24-26页
        2.3.2 影响腐殖酸混凝效果的因素第26-29页
3 实验与分析方法第29-33页
    3.1 实验方法第29-30页
        3.1.1 腐殖酸储备液的配置第29页
        3.1.2 紫外照射实验第29-30页
        3.1.3 混凝实验第30页
    3.2 分析方法第30-33页
        3.2.1 腐殖酸浓度分析第30页
        3.2.2 腐殖酸的水质参数分析第30-33页
4 紫外辐射环境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3-38页
    4.1 波长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3-34页
    4.2 光照后与光照中腐殖酸混凝性能对比第34-35页
    4.3 紫外灯功率对腐殖酸的混凝性能的影响第35-36页
    4.4 小结第36-38页
5 紫外预处理后腐殖酸理化性质变化特征第38-44页
    5.1 紫外照射后腐殖酸溶液的pH值及UV254变化特性第38-39页
    5.2 紫外照射后腐殖酸溶液的粘度变化第39-40页
    5.3 紫外照射后腐殖酸溶液色度的变化第40-41页
    5.4 紫外照射后腐殖酸分子亲疏水性的变化第41-44页
6 溶液理化性质变化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4-51页
    6.1 pH值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4-45页
    6.2 粘度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5-46页
    6.3 电位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6-47页
    6.4 铁离子对腐殖酸混凝性能的影响第47-51页
7 结论和建议第51-54页
    7.1 结论第51-53页
    7.2 建议第53-54页
参考文献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球面网壳结构的风荷载数值模拟及主动控制研究
下一篇:BIM在工程项目应用中的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