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20-37页 |
1.1 癌症与化学疗法 | 第20-24页 |
1.1.1 癌症与治疗 | 第20-21页 |
1.1.2 化学疗法 | 第21-22页 |
1.1.3 阿霉素 | 第22-24页 |
1.2 热休克蛋白与热休克蛋白因子 | 第24-28页 |
1.2.1 热休克蛋白 | 第24-27页 |
1.2.2 热休克蛋白因子 | 第27-28页 |
1.3 去乙酞化酶sirt1 | 第28-30页 |
1.4 DNA双链断裂损伤反应 | 第30-34页 |
1.4.1 γ-H2AX | 第31-32页 |
1.4.2 p53蛋白 | 第32-33页 |
1.4.3 DNA损伤时p53蛋白及HSF1、Sirt1的相互作用 | 第33-34页 |
1.5 普洱茶 | 第34-35页 |
1.6 本论文研究意义 | 第35-37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37-64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7-48页 |
2.1.0. 实验动物 | 第37页 |
2.1.1 实验细胞系 | 第37页 |
2.1.2. 实验配制试剂 | 第37-44页 |
2.1.3 实验试剂与器材 | 第44-48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48-64页 |
2.2.1 MEF(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制备方法 | 第48-50页 |
2.2.2 细胞培养 | 第50-52页 |
2.2.3 细胞蛋白提取方法 | 第52-53页 |
2.2.4 蛋白浓度测定方法 | 第53-54页 |
2.2.5 Western bloting实验方法 | 第54-56页 |
2.2.6 免疫荧光实验方法 | 第56-58页 |
2.2.7 MTT实验方法 | 第58-59页 |
2.2.8 脉冲场凝胶电泳实验方法 | 第59-61页 |
2.2.9 PI染色细胞周期检测实验方法 | 第61-62页 |
2.2.10 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方法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64-94页 |
3.1 普洱茶降低阿霉素导致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凋亡的作用机理研究 | 第64-82页 |
3.1.1 普洱茶降低阿霉素导致的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凋亡 | 第64-65页 |
3.1.2 普洱茶降低阿霉素对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DNA损伤 | 第65-70页 |
3.1.3 普洱茶与阿霉素共同作用后抑制细胞中HSF1、SIRT1蛋白的表达及对细胞周期变化无影响 | 第70-75页 |
3.1.4 普洱茶已知成分及绿茶主要成分与阿霉素共同作用后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活性研究 | 第75-82页 |
3.2 普洱茶增加阿霉素导致的p53~(-/-)+s+ras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 | 第82-94页 |
3.2.1 普洱茶与阿霉素共同作用于p53~(-/-)+s+ras细胞后细胞的凋亡情况 | 第83-86页 |
3.2.2 普洱茶与阿霉素共同作用于p53~(-/-)+s+ras细胞后,细胞DNA损伤情况 | 第86-88页 |
3.2.3 降低阿霉素浓度后,观察普洱茶的増敏作用 | 第88-90页 |
3.2.4 普洱茶增敏作用的分子机理研究 | 第90-91页 |
3.2.5 普洱茶成分槲皮素对阿霉素増敏作用研究 | 第91-94页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第94-97页 |
4.1 总结 | 第94-96页 |
4.2 展望 | 第96-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参考文献 | 第99-10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