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2-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1 绪论 | 第7-17页 |
| 1.1 论文背景 | 第7页 |
| 1.2 风力发电现状 | 第7-10页 |
| 1.2.1 国外风力发电情况 | 第7-8页 |
| 1.2.2 国内风力发电情况 | 第8-9页 |
| 1.2.3 近代风力发电技术趋势 | 第9-10页 |
| 1.3 风机的分类和结构 | 第10-13页 |
| 1.3.1 风力发电机的分类 | 第10-11页 |
| 1.3.2 风力发电机的结构 | 第11页 |
| 1.3.3 塔架的分类 | 第11-12页 |
| 1.3.4 预应力混凝土塔架的特点 | 第12-13页 |
| 1.4 混凝土塔架疲劳问题的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 1.5 论文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1.5.1 论文的意义 | 第15页 |
| 1.5.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5-17页 |
| 2 理论基础 | 第17-30页 |
| 2.1 疲劳分析理论 | 第17-21页 |
| 2.1.1 疲劳的有关概念 | 第17页 |
| 2.1.2 疲劳载荷谱和雨流计数法 | 第17-19页 |
| 2.1.3 编程实现雨流计数法 | 第19-20页 |
| 2.1.4 线性疲劳累计损伤理论 | 第20-21页 |
| 2.2 GH-Bladed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 2.2.1 风机建模仿真软件 | 第21页 |
| 2.2.2 GH-Bladed功能 | 第21-22页 |
| 2.2.3 GH-Bladed中的气动模型 | 第22页 |
| 2.3 风模拟 | 第22-26页 |
| 2.3.1 风速分布函数 | 第23页 |
| 2.3.2 风况 | 第23-25页 |
| 2.3.3 GH-Bladed中风模型 | 第25-26页 |
| 2.4 工况设计 | 第26-27页 |
| 2.5 载荷计算 | 第27-30页 |
| 3 塔架静力分析 | 第30-38页 |
| 3.1 风力机塔架参数 | 第30页 |
| 3.2 全结构有限元模型 | 第30-31页 |
| 3.3 模型连接与约束 | 第31页 |
| 3.4 预应力的施加 | 第31-32页 |
| 3.5 全结构模型分析 | 第32-38页 |
| 3.5.1 模态分析 | 第32-34页 |
| 3.5.2 对预应力索的分析 | 第34-38页 |
| 4 塔架的疲劳分析 | 第38-66页 |
| 4.1 塔架有限元模型 | 第38-40页 |
| 4.1.1 有限元模型特征 | 第38-40页 |
| 4.1.2 模型连接与约束 | 第40页 |
| 4.2 基于GH-Bladed动力分析结果的疲劳分析方法 | 第40-43页 |
| 4.2.1 基本假定 | 第40页 |
| 4.2.2 二次分析过程 | 第40-41页 |
| 4.2.3 疲劳数据模拟过程 | 第41-42页 |
| 4.2.4 Fortran简化雨流计数法 | 第42-43页 |
| 4.3 材料的S-N曲线和参数 | 第43-47页 |
| 4.3.1 材料的S-N曲线 | 第43-45页 |
| 4.3.2 循环次数N的计算应力 | 第45-46页 |
| 4.3.3 材料参数 | 第46-47页 |
| 4.4 典型工况分析 | 第47-56页 |
| 4.4.1 恒载工况 | 第48-51页 |
| 4.4.2 典型工况分析结果 | 第51-56页 |
| 4.5 疲劳分析 | 第56-66页 |
| 4.5.1 疲劳工况分析 | 第56-61页 |
| 4.5.2 结果优化 | 第61-66页 |
| 结论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