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制药工艺论文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制备载药微胶囊工艺研究

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7-8页
1 文献综述第8-24页
    1.1 给药系统——微胶囊第8-9页
    1.2 微胶囊常用制备方法第9-15页
        1.2.1 喷雾干燥法第11-12页
        1.2.2 乳化溶剂蒸发法第12-15页
    1.3 超临界流体法制备微胶囊第15-23页
        1.3.1 超临界流体快速膨胀法第16-17页
        1.3.2 超临界流体抗溶剂法第17-20页
        1.3.3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法第20-23页
    1.4 本章小结第23-24页
2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原理第24-28页
    2.1 载药微胶囊的形成原理第24-25页
        2.1.1 聚合物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性质第24页
        2.1.2 载药微胶囊的形成过程第24-25页
    2.2 超临界流体乳液萃取过程中的传质第25-27页
    2.3 本章小结第27-28页
3 水包油包水型多重乳液的制备与分析第28-40页
    3.1 水包油包水型多重乳液的制备第28-33页
        3.1.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28-30页
        3.1.2 水包油包水型多重乳液的制备及表征方法第30-33页
    3.2 多重乳液的形貌和包埋率影响第33-39页
        3.2.1 亲油性表面活性剂的添加量第34-35页
        3.2.2 聚合物壁材聚己内酯添加量第35-37页
        3.2.3 油相有机溶剂的组成第37-39页
    3.3 本章小结第39-40页
4 同载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第40-56页
    4.1 微胶囊的制备第40-45页
        4.1.1 实验材料及设备第40-41页
        4.1.2 微胶囊的制备及表征第41-45页
    4.2 微胶囊的性能研究第45-55页
        4.2.1 微胶囊的形貌及影响因素第45-50页
        4.2.2 溶剂残留情况及影响因素第50-52页
        4.2.3 包埋率和载药率及影响因素第52-53页
        4.2.4 微胶囊的缓释性能第53-55页
    4.3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66-67页
致谢第67-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活性炭纤维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下一篇:固体酸催化合成2-乙基蒽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