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目录 | 第4-8页 |
表目录 | 第8-9页 |
图目录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的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1.3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4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31页 |
2.1 特许经营基本概念 | 第15页 |
2.1.1 定义 | 第15页 |
2.1.2 美国商务部的定义 | 第15页 |
2.1.3 国际特许经营协会(International Franchise Association,简称IFA) | 第15页 |
2.1.4 欧洲特许经营联合会(Europe Franchise Federation) | 第15页 |
2.2 特许经营的特征 | 第15-16页 |
2.3 特许经营的理论分析 | 第16-20页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第16-17页 |
2.3.2 产权理论 | 第17-18页 |
2.3.3 特许经营的委托代理问题 | 第18-19页 |
2.3.4 契约形式分析 | 第19-20页 |
2.3.5 特许组织规模分散的理论分析 | 第20页 |
2.4 国际特许经营理论 | 第20-31页 |
2.4.1 企业国际市场进入的发展过程 | 第20-21页 |
2.4.2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在国际特许经营中的应用 | 第21-23页 |
2.4.3 营销管理领域关于市场进入的理论 | 第23-24页 |
2.4.4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 | 第24页 |
2.4.5 跨国公司本地化经营的相关理论 | 第24-26页 |
2.4.6 竞争优势论 | 第26-27页 |
2.4.7 跨国公司本地化中的文化因素 | 第27页 |
2.4.8 文化差异与文化壁垒的形成 | 第27-28页 |
2.4.9 国际特许经营理论和概况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相关研究回顾 | 第31-42页 |
3.1 国内的研究 | 第31-36页 |
3.1.1 特许经营合作的基础:信任与承诺 | 第31页 |
3.1.2 特许经营营销模型 | 第31-33页 |
3.1.3 特许经营组织问题研究 | 第33-34页 |
3.1.4 特许经营和企业家 | 第34-35页 |
3.1.5 特许经营的品牌问题 | 第35-36页 |
3.2 在国外的研究 | 第36-42页 |
3.2.1 新生特许经营的生存 | 第37-39页 |
3.2.2 特许经营的中长期成功模型 | 第39-40页 |
3.2.3 特许经营成果的理论 | 第40-42页 |
第四章 中国特许经营现况 | 第42-57页 |
4.1 中国特许加盟行业情况 | 第42页 |
4.2 海外特许品牌在华发展状况 | 第42-43页 |
4.3 经营模式分析 | 第43-44页 |
4.4 中国特许经营面临得几个问题 | 第44页 |
4.5 2008中国特许百强数据分析分析 | 第44-47页 |
4.6 2008海外特许品牌在华发展状况 | 第47-48页 |
4.7 行业的特征 | 第48-49页 |
4.7.1 餐饮 | 第48页 |
4.7.2 销售业 | 第48页 |
4.7.3 服务类 | 第48-49页 |
4.8 成功案例 | 第49-53页 |
4.8.1 KFC(快餐) | 第49-50页 |
4.8.2 麦当劳 | 第50-51页 |
4.8.3 SUBWAY | 第51-52页 |
4.8.4 福奈特 | 第52-53页 |
4.9 2008-2009中国特许经营发展综述 | 第53-57页 |
第五章 研究模型及假设 | 第57-73页 |
5.1 研究对象的展开 | 第57页 |
5.1.1 特许经营公司 | 第57页 |
5.1.2 国际特许经营公司 | 第57页 |
5.1.3 在华国际特许经营公司 | 第57页 |
5.2 正当性理论(LEGITIMACY THEORY) | 第57-60页 |
5.2.1 中国社会的“正当性(Legitimacy)” | 第57-58页 |
5.2.2 正当性理论(1egitimacy theory)的理论基础 | 第58-59页 |
5.2.3 在特许经营研究中关于“正当性”理论 | 第59-60页 |
5.3 特许经营的成功 | 第60-65页 |
5.3.1 特许经营的阶段分析 | 第60-61页 |
5.3.2 各阶段加盟店正当性分析 | 第61-65页 |
5.4 国际特许经营的模型框架 | 第65-68页 |
5.5 变量的制定 | 第68-69页 |
5.6 研究假设 | 第69-73页 |
第六章 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结果 | 第73-88页 |
6.1 问卷设计、发放与回收 | 第73-76页 |
6.1.1 问卷设计 | 第73-75页 |
6.1.2 问卷发放 | 第75-76页 |
6.1.3 问卷回收 | 第76页 |
6.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76-79页 |
6.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79-80页 |
6.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80-85页 |
6.4.1 运营方法标准化量表信度分析 | 第81页 |
6.4.2 特许经营培训量表分析 | 第81-82页 |
6.4.3 特许经营激励体系量表信度分析 | 第82-83页 |
6.4.4 特许经营传播能力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83页 |
6.4.5 特许经营品牌量表信度分析 | 第83页 |
6.4.6 特许经营加盟店管理者能力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83-84页 |
6.4.7 特许经营加盟店团队素质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84页 |
6.4.8 特许经营加盟店员工素质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84-85页 |
6.4.9 特许经营加盟店社会关系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85页 |
6.4.10 特许经营加盟店量表的信度分析 | 第85页 |
6.5 多元回归分析 | 第85-88页 |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88-105页 |
7.1 实证研究结果讨论 | 第88-92页 |
7.2 案例:企业的特许经营的成功和失败 | 第92-98页 |
7.3 与以前的研究区别 | 第98-100页 |
7.4 本研究的创新 | 第100页 |
7.5 意见和建议 | 第100-103页 |
7.6 本研究的限制 | 第103-105页 |
参考文献 | 第105-113页 |
后记 | 第113-114页 |
附录、问卷 | 第114-1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