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19页 |
1.1 聚醋酸乙烯酯乳液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1.1 共混改性 | 第12-13页 |
1.1.2 共聚改性 | 第13页 |
1.1.3 保护胶体改性 | 第13页 |
1.1.4 复合乳液改性 | 第13页 |
1.2 核壳结构乳液概述 | 第13-16页 |
1.2.1 核壳结构乳液的制备 | 第14-15页 |
1.2.2 核壳结构乳液的性能 | 第15-16页 |
1.2.3 核壳结构乳液的应用 | 第16页 |
1.3 乳液粒径调控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9页 |
2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2.1 药品试剂 | 第19页 |
2.2 样品的制备 | 第19页 |
2.3 样品性能测试与表征 | 第19-22页 |
2.3.1 乳液理化性质测试 | 第19-20页 |
2.3.2 乳胶膜性能测试 | 第20页 |
2.3.3 乳液胶接与冻融稳定测试 | 第20-22页 |
3 聚苯乙烯/聚醋酸乙烯酯核壳乳液的制备与结构表征 | 第22-31页 |
3.1 引言 | 第2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22-23页 |
3.2.1 正向核壳乳液制备工艺 | 第22-23页 |
3.2.2 正向核壳乳液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23页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23-30页 |
3.3.1 核壳乳胶粒粒径及其分布 | 第23-24页 |
3.3.2 核壳乳胶粒微观结构 | 第24-26页 |
3.3.3 核壳比对复合乳胶粒形貌的影响 | 第26-28页 |
3.3.4 核壳比对乳液理化性质与胶膜耐水性能的影响 | 第28-29页 |
3.3.5 高固含量乳液合成初探 | 第29-30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4 聚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反向核壳结构乳液制备、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1-48页 |
4.1 引言 | 第3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4.2.1 乳液合成 | 第31-32页 |
4.2.2 反向核壳乳液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32-33页 |
4.3 核乳液粒径控制与表征 | 第33-39页 |
4.3.1 乳化剂对核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 第33-35页 |
4.3.2 外加单体对核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 第35-36页 |
4.3.3 外加单体核乳胶膜热性能及结构分析 | 第36-37页 |
4.3.4 核乳胶粒微观形貌 | 第37-38页 |
4.3.5 外加单体核粒径控制机制 | 第38-39页 |
4.4 核壳乳液构建及其微观结构与性能研究 | 第39-46页 |
4.4.1 BA含量对核壳乳胶粒粒径的影响 | 第39-40页 |
4.4.2 BA含量对核壳乳胶粒结构以及热性能的影响 | 第40-42页 |
4.4.3 BA含量对复合乳胶粒形貌的影响 | 第42-43页 |
4.4.4 BA含量对复合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3-45页 |
4.4.5 MA接枝对乳胶粒形貌以及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5 功能单体改性PVAc/PS反向核壳乳液制备及其胶接性能 | 第48-58页 |
5.1 引言 | 第4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5.2.1 核壳乳液合成 | 第48-49页 |
5.2.2 核壳乳液工艺条件的确定 | 第49-50页 |
5.3 GMA改性核壳乳液结构与性能 | 第50-55页 |
5.3.1 GMA改性核壳乳液乳胶膜FTIR及热性能分析 | 第50-51页 |
5.3.2 GMA含量对乳胶粒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 第51-53页 |
5.3.3 GMA含量对核壳乳液性能的影响 | 第53-55页 |
5.4 NMA改性核壳乳液结构与胶接性能 | 第55-57页 |
5.4.1 NMA含量对乳胶粒结构、粒径及形貌的影响 | 第55-56页 |
5.4.2 NMA含量对乳液胶接性能的影响 | 第56-57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结论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