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引言 | 第7页 |
第一章 折枝图式的概念及其艺术特征 | 第7-12页 |
第一节 折枝 | 第7-8页 |
第二节 小幅 | 第8-10页 |
第三节 瓶插对临 | 第10-12页 |
第二章 折枝图式在两宋的发展情况 | 第12-16页 |
第一节“重写实,尚法度“的北宋时期 | 第12-13页 |
第二节 文人意识进一步发展的南宋时期 | 第13-16页 |
第三章 折枝图式在宋代兴起的原因 | 第16-19页 |
第一节 政治的原因(花鸟画的兴起) | 第16-17页 |
第二节 文化背景的影响(禅宗、理学思想的影响) | 第17-18页 |
第三节 院体绘画的影响(主流的引导) | 第18-19页 |
第四章 折枝图式是宋代“尚简”审美观的画史现象 | 第19-21页 |
第一节 尚简审美观的哲学依据 | 第19-20页 |
第二节“简贵为尚”的绘画理念 | 第20-21页 |
第五章 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尚简”思潮 | 第21-24页 |
第一节 禅宗影响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理学影响 | 第22页 |
第三节 两宋时期艺术的尚简现象 | 第22-24页 |
1. 折枝画 | 第22页 |
2. 山水画 | 第22-23页 |
3. 工艺美术 | 第23-24页 |
a) 陶瓷 | 第23页 |
b) 家具 | 第23-24页 |
第六章 折枝画的审美趣味与形式追求对当代学院学习绘画的启示意义 | 第24-25页 |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8页 |
致谢 | 第28页 |